[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0)08-0017-09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较孰优孰劣?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有何种价值?它在今天还是不是中国软实力的构成?这类问题不仅是学界一直想厘清的悬案,也是当今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亟需有所共识而又未获共识的问题。本文拟用文化工具论的方法对此给出新的回答。 一、方法的检讨与更新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概念,有许多复杂的解释,这里将其限定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即辛亥革命之前的所有社会形态中形成的文化。它们有的是由中华民族原创,有的是经中华民族改造;有的已经不再使用,有的仍在现代社会延续。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在性质和功能上不会出文化其右。时下学术界对文化虽有多如牛毛的定义,但从发生学上讲,文化作为人的创造物,在本质上就是满足人需求的工具当无异议。①而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就是满足历史上中国人需求的工具。这样,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由我们的祖先创造,被中华民族曾经长期使用或仍在使用,但它既然只是我们的工具,那么我们在谈论评估中国传统文化时,就不必对它抱有太多的情感色彩,既不必执著地把它看作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根本,奉若神明;也不必鲁莽地将其一概视为陈旧过时的东西或社会累赘,心生厌恶。 文化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文化作为人类创造力的所有果实,可按其形态划分为器物文化与符号文化两大类,而狭义文化则只是其中的符号文化。为明确讨论范围,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将沿袭以往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讨论的通例行事,将其作狭义文化的所指。 翻开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研究史可以看到,在如何看待使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国人一直存在激烈争辩,并分为三个派系,即“挺派”、“抑派”与“庸派”。 “挺派”是由那些持“厚中薄西”立场、主“中体西用”之类观点的人士组成。他们力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国人之本,一点不比西方文化差,不仅有其独到之处,而且具有无穷潜能,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值得并亟须大力弘扬。 “抑派”则相反,由那些持“厚西薄中”立场、主“全盘西化”之类观点的人士组成。他们低视中国传统文化而仰视西方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到了现代社会,基本上都成了过时落伍的东西,没有西方文化尤其是现代西方文化优越,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必须予以革除摒弃。 “庸派”是由那些持中间立场,主中庸观点的人士组成。他们认为,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既有其精华,亦有其糟粕。因而在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批判性继承,去糟留精,古为今用。 然而我认为,不论是“挺派”、“抑派”还是“庸派”,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都存在着一个通病,即都只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上泛泛而论,仅凭找出若干于自己观点有利的事实或材料就贸然对中国传统文化作整体的抽象定性。但使用这种“整体抽象定性法”,实际上是很难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正确评估的。 不论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及文献库中,还是在现代社会的现实中,都不难找到挺中国传统文化或抑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证与事证、史证与今证。可是,如果各派各自使用这样的方法就算对自己观点的证成,那就其实谁也没有证成,因为这些相互对立冲突的理论或观点不可能都同时正确。换言之,虽然他们好像都能对自己的观点用一些事实加以证实,却又都不能对对方的观点予以证伪。这是其一。 其二,文化是个宏大概念,包罗万象。即便文化指的仅仅是狭义的符号文化,也还是包含众多的构成部分或子系统,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哲学、艺术、规则等等。以文化工具论看,这些构成部分都是满足人不同需求的工具,各有各的不同功能。既然如此,对如中国传统文化之类的特定文化进行整体抽象定性就不可能没有问题。因为它实质上是将各种用途不同的工具都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名下一起笼统地定性评价,结果忽略了不同的文化构成部分作为不同用途的工具,有明显不同的效用及报答力,因而其所得结论往往不是空洞牵强、缺乏分析,就是瞎子摸象、以偏概全,全都无法让人信服。 相对而言,虽然“庸派”的主张符合辩证法,较之“挺派”和“抑派”合理一些,并已经为多数国人所认可接受,但由于它仍然未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具体而系统的分析,既未能给人们开出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与糟粕的名单细目,又未能给人们提供识别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与糟粕的具体方法,因而在实践层面缺乏操作性,依然流于空泛,以至人们至今也不清楚: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哪些东西才是需要发扬光大的? 有鉴于此,我以为在评估中国传统文化时,稳妥的方法应该是:首先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工具或构成部分,再将这些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功能性,分别与现代文化或外族文化的相应部分一一加以比较评析,以分别得出关于各个构成部分的长短优劣的具体评价,最后再将这些具体评价整合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