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10)06-0077-05 中国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即新石器时代中期渔猎畜牧向农耕时代过渡的阶段,其上限距今约1万年,下限距今约6000年,确实存在着中华文明肇启的伏羲时代!伏羲,以个人的卓越事功,不只代表着一个强盛氏族的兴起,更代表着华夏文明的开启时代,我们暂可称之为“伏羲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成就就是产生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伏羲文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形态的、有极高文化价值的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开端的伏羲八卦,以及作为中华民族性格基因的伏羲“盛德大业”的人生目的论。如果说伏羲“画八卦”代表认识论与知识论体系,那么伏羲“盛德大业”则是实践论与人生价值的统一。 一、伏羲符号系统思维的创立,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画八卦是伏羲最重要的文化贡献之一,八卦成为中华先民理性思维和科学思想的结晶和高度智慧的标志。由伏羲八卦,几经变迁演绎成《周易》并由此形成的易学思想与体系,是“大道之源”,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精神和哲学智慧的主要的“活水源头”。是中华民族解释世界、认识自然、规范社会人伦的钥匙与百科全书。既是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指导人类发展的解释系统,也是一个操作系统。这一完整严密、富有民族特色的阴阳变异、和合大同的辩证思维理论和逻辑方式体系,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程。清代所著《四库总目提要》依然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之以入易,故易说至繁。” 因此,它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天人之学。 1.伏羲八卦是中国方法论体系的奠基性成果 “圣人之道”,首先是对天地人物相互作用的这一巨系统运动法则的认识、掌握和运用,是一种“极深研几”的科学智慧;在此基础上,删繁就简,总结人类社会系统的规律与法则,以平天下,所以说:“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以化成天下”(《贲卦·彖辞》)。 《易经》的符号系统是第一位的,表述着一种特殊形态的天人之学。其次,“象”同“数”紧密联系在一起,“象”不是别的,就是意象,即代表某种物象或现象,并且隐含着某种意义;“象”的测量是“数”,数精确地表述着变化。如果说“象”是定性分析,那么“数”是定量分析。 阴(
)、阳(
)符号,源于对天象、自然世界的观察与理性总结。东汉著名学者班固的《白虎通义·号篇》的讲解很有代表性,说:“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天下,天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王子年《拾遗记》中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观日月的运行,仰观俯察,画八卦。其后,几千年的中国天象学,依然沿用这一方法,如《尚书·尧典》中的记载,正是这种认识方式的延续:“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阳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1]尧帝命令大臣羲、和二人“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别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以及观察总结季节变化对万物的影响,用于指导人们的农业生产与生活,以达到“允厘百工,庶绩咸熙”的治国目的。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大致相同的记载,研究天地运行,首先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周期等,其次是由天象的变化而形成的地球上的季节变化,24节气的发现与确立,最后才是对地球上动、植物生长时影响,特别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安排农业生产、军事行为,实现部落和国家的强盛。这些文化成果,是实现部落和国家的强盛的前提,在农业文明初创时期,具有特殊的意义。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必然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方法论体系,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这种影响的方式和程度还在进一步了解和延续。 2.伏羲八卦符号系统论是华夏文明的核心 一阴(
)一阳(
)二分,即一年、一月、一日,是一个个天象的周期。用
、
符号的不断叠加,表述四季、八方等基本文化基因,符合华夏文明的产生过程。从阴(
)、阳(
)二爻所组成的每一卦以及六十四卦,每一卦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八卦构成一个完整的中系统,六十四卦又构成一个巨系统。这些基本系统通过爻变、卦变、综卦、互卦等方式形成无数的大小系统,用以解释自然、人类社会、个人,甚至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包涵着华夏民族几千年对于人生的不断探究。 这一切,经过几千年的努力,经过《连山》《归藏》的记录与总结,最后凝聚在中国周代的核心经典《周易》之中,成为治国的宝典,也是对中国根文化发展的总结与定型。《周礼·春官》说:“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对此,郑玄注云:“三《易》卦、别之数亦同,其名、占异也。”春秋时仍然三《易》杂用,《左传》襄公九年载,“穆姜梦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杜预注曰:“《周礼》大卜掌三《易》,然则杂用《连山》《归藏》《周易》。二《易》皆以七八为占,故言遇《艮》之八。”又据《礼记·礼运》篇等记载,孔子曾说“欲观夏道”而“得《夏时》焉”,“欲观殷道”而“得《坤乾》焉”。郑玄、孔颖达都说《夏时》即《夏小正》,《坤乾》即《归藏》。当代学者李学勤进一步指出:“其实,直到两汉,三《易》仍然并存,只是《连山》《归藏》不如《周易》流传那么广了。”[2]随着《周易》的影响越来越大,《连山》《归藏》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