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作为一代生活和文学事业的过来人,没有人比叶文玲和她的同辈人更清楚以往的文学失去了什么,而今天的文学又亟需什么。于是当他们把主体的情感指向和价值追寻义无反顾地定位在“爱与美”之上的时候,这代人就注定成为了文学之梦的追寻者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叶文玲以她女性特有的执著、友爱和真纯而成为这代“寻梦人”中颇为典型的代表:他们放逐与回归的心路历程,追寻又困顿的文学理想,拘囿而迷失的精神家园……杭大中文系主持召开的这次“叶文玲研讨会”,既是对叶文玲创作的回顾,更是对一代“寻梦者”的叩问。 进入90年代,中国新时期文学两种不同的力量正在分化更叠:一种是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西化浪潮。艾略特的《荒原》、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以及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和原型批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批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新历史主义批评等曾一度流行于西方世界的文学话语,得到了国内先锋作家和批评家不同程度的喝采,并在此启悟下,在观念、叙述和语言等方面探索着迥异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另一种是在现实主义思潮下对本土文化的守望。他们相信,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本身,决定了它在日新月异的现实面前永不过时;对中国作家而言,文学创作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对中国精神力量的守望,并在这种守望中揭示出历史变化中的中国精神的命运感。 杭州大学中文系“转型期文学研究”课题组,拟通过当代文学创作中有影响的作家作品的系列研究,对上述两种文学力量作出合乎科学的价值判断,为活跃和振兴浙江乃至全国的文学事业作出自己的成绩。拉开这一研究活动序幕的,就是今年6月该系与浙江文学院联合举办的“叶文玲创作研讨会”。来自上海、南京以及本省文学界的知名学者、评论家吴中杰、陈鸣树、朱寿桐、王元骧、骆寒超、郑择魁、徐岱、金健人、盛子潮、陈军、钟本康、高松年、龙彼德、洪治纲等以及杭大中文系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科研的中青年教师、研究生6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杭大精心组织提交了14篇论文,成为这次研讨会的主体力量。本次研讨会以“对寻梦者的叩问”为主题,真挚而坦诚地就以下四个方面的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争鸣:叶文玲文学创作的回顾与展望;《无梦谷》及叶的其它小说;叶文玲散文创作研讨;对全国文坛格局中的中年作家及叶文玲的定位。 会议分别由中文系主任陈坚教授和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吴秀明教授主持,杭大新老校长郑小明和沈善洪以及省作协党组书记林晓峰到会祝贺,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沈晖则从文化发展战略、振兴浙军的高度对研讨会作了充分肯定。浙江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盛子潮作了大会总结。作家叶文玲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 叶文玲:“心”的放逐与回归 叶文玲同志是我国当代有成就、有影响的重要作家,至今已有400万字、计24本作品结集出版,其中小说《心香》曾荣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其它获奖小说还有《寂静的山谷》、《小溪九道湾》、《秋爽》、《拐角》、《浪漫的黄昏》等。长篇小说《无梦谷》出版后曾引起较强烈反响,颇受全国各地报刊的好评,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也因这部作品以及叶文玲的创作成就而给她颁发了“中国文学杰出成就奖”。与会者一致认为,叶文玲作为一个中年尤其是中年女性作家,她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历程是坎坷的,其成败得失,包括价值观、艺术观、审美观在中年作家中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巴金老人曾说过,叶文玲及其兄叶鹏的遭遇,就是我们中国中年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写照;她的全部创作,历史地浓缩了这一代作家固有的精神传统。叶文玲的这种代表性,使我们对她的研究有可能深入为对这一代中年作家的研究,并进而深入为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流变的美学探讨。 吴秀明教授在题为“从梦的追寻到梦的质询”的中心发言中,对叶文玲的文学创作作了历史的描述。70年代末80年代初,涕泗交流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揭开了新时期文学的大幕。与此相应,对“爱与美”的言说不期而然地成为广大作家尤其是从“反右”和“文革”过来的一代中年作家的集体心声。作为生活的过来人和许多文学事业的目击者、参与者,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以往的文学失去了什么,现在的文学亟需什么。因此,他们毫不迟疑地把情感指向和主体价值追寻活动定位在“爱与美”之上并身体力行于其间。从叶文玲这一时期发表的作品《丹梅》和《寂静的山谷》来看,她的创作倾向也明显类似于同代中年作家,只不过出于女性特有的纯情,在这方面表现得更执著更突出,更带有追“梦”即理想化的色彩。 陈坚教授指出,叶文玲创作的最显著特色,在于她把文学创作视同生命,全身心地用她的笔去发现美、表现美、歌颂美,并将这种美寄寓在笔下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上,塑造出诸如丹梅、亚女、楚涧等一系列美丽善良的女性形象。由于她们大都属于普通民众,因此叶文玲的作品充溢着强烈的民本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显得相当淳朴真挚。吴中杰教授、陈鸣树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和作家陈军(浙江省作协)等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叶文玲作品流露出来的民本意识,使得她成为一个入世的理想主义者,并以其纯情、唯美是品格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 许多与会者纷纷指出,这种入世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叶文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姿态。陈建新(杭大中文系)认为,在叶文玲的小说创作中,美与善具有相互包容性:美的人物必然是善的,善的人物才是美的。或者说,美是形式,善是内容,而所有善的人物形象,几乎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叶文玲的道德理想和审美理想在她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上得到了充分的融合。田斌君、田志华、孙凯风、陈晓波(杭大中文系研究生)等则指出,叶文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不仅体现在人物的塑造和文学功能的认识上,而且体现在对苦难、爱情和婚姻等生命本体的认识上。叶文玲作品中描写的大多是男女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奋斗精神,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不可能写出这种境界的。但是,不少学者也诚恳指出,传统文化也给予了叶文玲小说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人物塑造时的道德化倾向以及对人物作善恶对立的简单化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思历史时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