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烽火连天的30年代,辽西走廊曾经养育出一代文坛名将萧军。而今,在这片充满诗意的神秘的黑土地上,又活跃着一位有着传奇的人生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实绩使其生活着的英雄城市扬名于世的通俗小说家。这位名叫王占君的轮椅人,自1975年下肢瘫痪后,以坚强的毅力出版了20余部长篇小说和17部中篇小说,作品数量达800余万字,产生了远远超出文学创作意义的强烈社会反响。1995年,他作为唯一一位当代中国作家,荣获中国文联授予的“世纪之星”称号。1996年7月18日至19日,以揭示这位文学“世纪之星”的艺术世界为主旨的王占君暨辽宁当代文学创作研讨会,经由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省文学学会、中共阜新市委宣传部、阜新市橡胶总厂等主办单位的筹备,在阜新市爱地大厦召开。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阎福君、副院长武斌、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彭定安、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周兴华、阜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亚忱、阜新市政协主席魏东、中共阜新市委副书记张庆秋、中共阜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凤阳、阜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万江等领导及省内外有关专家共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是继1987年由辽宁省作协等单位举办、1995年由中国文联等单位主办的王占君作品研讨会之后,又一规模较大的学术研讨活动。会议在全面回顾了王占君创作道路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与会学者首先对王占君文学创作实践的社会意义给予充分肯定。王占君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立足于辽西大地,坚持通俗文学作品的创作,塑造英雄人物,刻画辽西走廊的硬汉性格,倡导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成为文学创作领域中“关东模式”的代表性作家,形成令人瞩目的“王占君现象”。这种文学创作态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不仅与作家的出身、经历、精神和气质有关,又与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根底的辽西地区及其自然人文生态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王占君现象的社会意义,在特定的层次上说,超过了它的文学意义或者说是对后者的补充,体现在其作品和人格力量对于重塑国人灵魂和弘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诸方面。王占君是一位“生命精神化”的追求者,一方面,他通过艺术寻找和表现生命的意义与世界的意义,并在这种表现与寻找中生成着新的意义;另一方面,使蛰伏于主体中的各种要素和潜能求得自由的伸展、释放和迸发,并显示着对人的本质和感性的自我确证。王占君在创作实践中融社会角色、政治角色与文学角色为一体,体现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方式。 与会学者对王占君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一步的开掘。有专家指出,王占君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有新的升华。作者在作品中,站在中华多民族同存共荣的高度,俯瞰各民族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相争相斗与相亲相爱,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作为衡量思想与行为的准绳。基于这一原则,作者通过对自然、人物的描绘,扩展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并提出,王占君小说的爱国主义与正义原则相契合,显示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并使其作品的主题意义达到了新的高度。有的学者则通过对王占君作品文本的分析指出,作者的写作中有一种“英雄情结”始终萦系心怀;写出众多的英雄形象,成为王占君小说的特有价值所在。联系到在法国“新小说”派“反英雄”理论影响下的中国文坛——小说家们追求丰富多彩的小说形式上的修炼,建造自己的叙述风格和题材特色,对英雄大都避而远之。他们认为,英雄形象和英雄情怀是传统的写作目标,而现代小说的文学价值,已不在于通过英雄形象为社会提供精神价值和道德追求的尺度。在中国新潮小说中,从莫言的“红高粱”系列作品,到苏童余华,再到池莉叶兆言,走的是越来越彻底的“反英雄”路数,即便始终坚持着现实主义写法的贾平凹等,也早已于人生哲学的层次上,猛烈攻击嘲笑着所谓的英雄形象和英雄情怀。在《废都》等作品里,所谓英雄不过是些整日苟营于名利色情的末世文人。正如英雄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罕见一样,英雄在文学里的活动领域也越来越小了。——然而,王占君的小说却依然坚守英雄的领地,自成一派文学景象,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和社会的意义。 与会专家对王占君小说的审美价值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讨。有专家对王占君的作品文本及其文化渊源进行深入发掘,从叙述层次、语言方式、结构层次和审美层次做了精辟分析。又有专家从辽宁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宏观地域角度分析了王占君的小说以辽西地域文化作为创作之根、拥有一个演义的世界和缤纷的历史小说人物画廊的特征。许多专家对王占君历史小说产生了浓厚兴趣,或做个案分析,或进行文本集合论证。有专家指出,王占君的《隋炀帝》,突破传统的历史小说创作思维定势,通过作者独特的对历史内涵的理解,在宏阔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在数千年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展示隋炀帝复杂而矛盾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厚重的文化意蕴和历史美学价值;它不仅标志着王占君的创作臻于成熟,为作者迈向更高阶梯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而且是近年来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新突破。有学者对《契丹萧太后》、《辽宫秘史》等作品中塑造的极为成功的女性形象系列做了分析,指出,述律、萧燕燕、萧观音三位皇后,个性殊异,代表着人性与权势碰撞后所发生的三种不同效应:人性被权势全部异化,更多地蜕变为兽性;人性被权势所冲撞,被部分地扭曲变异;人性固守自己的净土,结果美好人性的个性载体被权势所毁灭,但其人性本身却因之更加光华四射,并成为人类辉煌文化的遗泽之一部。对此,作者做了不同程度的艺术表现。有专家对王占君历史小说中起义领导者形象做了分析,认为,作者打破了“叙好人完全好,坏人完全坏”的传统模式,在刻画正面人物以起义大业为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英雄气概的同时,又描写了他们的某些缺陷,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性格丰满复杂、真实可信和具有立体感的起义领导者群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