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戴厚英及其创作,一直想说些话。从1980年《人啊,人!》出版至今,15年中她出版了12本书。其中,7部长篇,《诗人之死》《空中的足音》《往事难忘》《风水轮流》《悬空的十字路口》和《脑裂》;两部中短篇小说集,《锁链,是柔软的》和《落》;两本散文集,《戴厚英随笔》《结庐在人境》以及自传《性格——命运——我的故事》。这15年,戴厚英渡过了她时晴时雨的创作生涯,有悲有喜,有苦有乐,可以说是饱尝了人世的艰辛与遍历了社会的冷暖。但是至今依然在说她自己是“幸运的”。的确,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有那么多人关心她,支持她,爱护她,有那么多青年喜欢她,敬佩她,爱戴她。作为从青年时代一起走过来的同事与朋友,我以为有责任发表一些个人对她的创作的认识。 一 《人啊,人!》的创作主旨,显然是想通过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难历程,来揭示人性应该得到保护,人格理当受到尊重的社会主题。用戴厚英自己的话来说,我的作品的共同主题是人。何荆夫说,“一场又一场的劫难,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心灵都弄支离破碎了。每个人都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别人和一切。”小说将背景放置在“文化大革命”这一民族大劫难之后,给了在社会舞台上活动过的每一个人,特别是经历了从反右斗争以来各种政治运动的人,以历史反顾与自我审察的机会。要知道,新中国历史上这一段称做“新时期”的年代,正是党和人民认真总结过去、勇于创造未来的历史过渡期。 作者采用非常别致的小说叙述方式,让每一个人物都来自叙自己的心灵世界,自己的人生命运。作品的这种结构框架与“人”的主题恰相吻合。这意味着,社会生活中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体,都有主体的地位,各自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正是这一个又一个“人”,构成了社会的网络。又正是在这错综复杂的网络上,人们编织着多姿多采的人生图画。然而作者的倾向又是异常鲜明的,对于懂得什么是人、尊重人的价值的,给予了热情的颂扬,对于诋、毁、诬、陷他人的而又丧失自身人格的,则给予了无情的鞭笞。 作品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这跟作品中的人物身分吻合,符合知识分子乐于思考的心理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命运的理解与态度。我很欣赏,作品中主人公孙悦的一段话:“命运之神看起来是那么强大,它能把各种人物玩弄于股掌之中。多少个聪明过人、声势显赫的人物,都受了它的捉弄。这现象曾经使多少人陷入绝望,从而否定了自己、否定了人。但是,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不正是由于我们缺乏自觉、自尊和自信吗?不正是由于我们把自己的一切无条件地交给命运去安排吗?如果我们恢复了自觉、自尊和自信呢?如果我们收回自己交出去的一切权利呢?那我们就能够主宰命运。”对于那些在人生旅途中经历过种种颠簸的人来说,这是最清醒的人生省悟。 作品中人物之间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的种种议论,深刻地显示出作者理性思辨的气度与力量。“有没有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呢?”何荆夫对着孙悦说,“有,孙悦,有呀!你读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吧!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这两位伟人心里都有一个‘人’,大写的‘人’。他们的理论,他们的革命实践,都是要实现这个‘人’,要消灭一切使人不能成为‘人’的现象和原因。可惜,我们有些自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只记住了他们的手段,忘记了或丢掉了他们的目的。……”确实,在中国,实际生活常常让人觉着,最懂得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恐怕还是同老百姓有着血肉联系的平民知识分子,而有些口喊马列主义的人实在并不懂得多少马列主义。作品通过人物命运发展与人物思想展示,已经无懈可击地阐明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的立场与观点。 然而遗憾的是,《人啊,人!》正是在这一问题上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981年和1983年,两次上演了对这一作品进行社会公开批判的悲喜剧。如今,岁月前进了十多年,人们再来回顾这一幕时,难道不觉得这中间包含着重演历史悲剧的意味么?作为作者所在单位的同事,第一次以尚未看完为由,第二次以即将出差为理,总算艰难地摆脱了生命史上屡次出现的那种“我批人,人批我”的尴尬境遇,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因为,历史教训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更何况,我们的学术界毕竟正在走出那种“奉命批判”的境地,尽管棍棒挥舞者有时也免不了会卷土重来。 二 《诗人之死》以艺术的方式再一次震撼着我。尽管现实悲剧已经成为历史,但当事者的揪心泣血的倾诉,确实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也许由于戴厚英作品中所写的许多人和许多事,就是我所看见过的和经历过的,所以很长时期,我一直分不清这到底是生活,还是艺术?这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幻? 据我所知,现实中戴厚英的生命负载比作品里向南还要艰难。《诗人之死》中向南所遭遇的一切,再加上《人啊,人!》孙悦的若干人生经历,才是作者自身的履历。她忍受着政治上的迫害,生活上的离异,人伦上的重担以及思想情感上的多重威逼,一个知识女性要承担如此沉重的社会负载,简直叫人难以想象。而《诗人之死》中向南所经历的悲剧命运,在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中都程度不同地发生着,她显然是一个时代典型。 说来也真可怜。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风潮中,向南和她周围的朋友们,时而“观潮”,时而“保皇”,时而“造反”,无休止的运动逼迫着人们不断地变换着自己在生活舞台上所扮演着的角色。政治潮流也太可怕了。它铺天盖地而来,荡涤着一切,席卷着一切,冲击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尤其可悲的,是那些中国革命的大小功臣,马列主义的忠实信徒,许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善良人们,居然也会成为革命的对象,甚至在运动中被逼着走上人生的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