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的名称,是五四时期从外国引进的。在我国小说发展的历史上,虽然早在唐代传奇、宋元话本及明清小说中都曾出现过中等篇幅的小说,但从中篇文体的观念意义上说,则很难把它们称之为中篇小说。因为中篇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小说形态,既不是短篇的拉长,也不是长篇的纲要。它有着自身的审美特征。追溯中篇小说产生的渊源,有人认为是受西方中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影响而被创生的文体:为表达思想和自我情感的需要,作家们在对长篇累积性结构和短篇环形结构的封闭式建构模式冲创过程中,建立起一种以开放式结构为特征的中篇形体。至于这种小说形态在中国的产生,自然与五四时期作家个性意识的确立有着内在的关系。如同孙犁说的:“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 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这篇作品,不仅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成为永不磨灭的艺术珍品,也是我们研究中篇小说创作的最好范本。”〔1〕由于中篇文体叙事结构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适应着时代的发展,被新文学作家逐渐选择运用。茅盾的《蚀》三部曲、《路》、《三人行》,巴金的《寒夜》、《野》,丁玲的《水》等等,都在作家各自的创作道路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到了40年代的解放区创作中,尚有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很有影响的作品出现。新中国诞生后,中篇创作增长明显,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从总体上看成就不是很突出,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更是变得冷落孤寂。中篇小说在中国小说艺术中真正得以崛起,那是在70年代末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也即是说,历史为中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当代文学的17年, 中篇小说与长、 短篇相比, 发展比较迟缓。 1949—1966年,共发表中篇700多部。 而除了极少数作品产生了反响之外,中篇文体基本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从文学发展的历史原因方面说,与中篇这一文体形态的审美特征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有直接关系。多少年来,我们仅仅把篇幅的长短作为判定长、中、短篇小说的标准:把篇幅在3万字以下的小说视为短篇,3万至10万字的视为中篇,10万字以上的视为长篇。而对它们各自的叙述结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审美建构差异,很少有人作具体研究。如此,在解放后的小说创作中,中篇就被长篇和短篇越俎代庖,逐渐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作家们想要表现相对完整的生活事件,潜心刻划人物的命运历史,往往以史诗的追求作为创作目标,全力以赴地写作长篇;如果想让小说创作紧跟时代,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和革命历史的片断,短篇自然是最得心应手的形体。在17年的小说作家中,有专门从事长篇巨著的写作者,也有风格独异的短篇小说家,而专门从事中篇创作的,基本上找不出来。这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说明了中篇小说在作家心目中并未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形态来看待。它被冷落的原因,人们还可以从更多的方面去研究,但没有建立起自身的审美特征,从而长篇和短篇越俎代庖,确实是一个根本的原因之一。 在中篇孤寂漠然的创作现象中,孙犁的《铁木前传》和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可谓17年里的拔粹之作。《铁木前传》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12期。这篇作品的创作缘起,是作家进城以后,很快感到了“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地位,或因为别的,发生了在艰难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变化”。〔2〕如果作家以这种发现为焦点, 通过艺术形象的描写而结构为一篇小说,那肯定是一篇受人欢迎的短篇小说。然而作家没有在这一时一地产生的感受上停留,他以此为中心,调动起自己的全部生活经验,作“流动超逸之想”,由人间友情联结起历史的发展变迁,从历史的回顾到现实的思考,进而落脚于当时的合作化运动。这样,由自我感受,从历史到现实,从一般的人间关系到社会的变革,作家把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赋予了纵深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这自然是短篇很难胜任的。而这种创作动机,又不是从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上去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作家不追求史诗效果,因而也很难选择长篇小说的叙事结构。所以,一种有利于作家自我情感投射和人物心理展示的开放形结构形态——中篇小说体式便在作家笔下应运而生。由于这种结构体式的优长,小说在通过铁匠和木匠这两个主要代表性人物思想感情的前后变化,进而描写出社会变革运动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的同时,作品的意蕴又并未被具体的情节和事件框死,而是在九儿、六儿、四儿和小满儿这些人物身上,表现和展示出更为丰富的人生哲学的题目,作家不求写出答案,而追求这类紧连着主题的言外之意的吸引力和启示力。这从审美意识上说,也显示了与短篇的结论性结尾和长篇的水到渠成的揭示提炼的区别。 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原是长篇小说里的一章,因应付《延河》编辑的催稿而抽出来整理发表的。作者自己说,这篇作品可谓是“工地生活一月记”,而且是“着重写了这一个月当中的十天左右的情况”。〔3〕从整体构架上, 既不是围绕一点而组织情节的环形封闭叙事模式,也不是起承转合的积累性叙事模式。它是社会主义铁路建设事业的“片断”。作家在这个片断中,以特有的哲理诗情的叙事风度,展示了和平年代里区别于战争年代那种更复杂、更隐潜的矛盾。正是由于作者采用了中篇这种开放式结构的形态,便于在作品的叙述过程中强化主体情感的审美作用,才使得创作过程没有被典型的体式形态所框固,而在描写人民内部矛盾、展示知识分子在建设事业中的关键性作用以及揭示个人主义等方面,都超越了当时文学创作的局限,达到了艺术上的较高层次。譬如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刻划,作品就超越了当时众多小说的艺术局限。正是作品选择片断而又不拘焦点的主题意识,才能把人物放在富有历史感的时代环境中加以多侧面的性格展示,从而避免了同时期作品那种单一化和理念化的弊端。也由于这种文体形态造成的叙述结构的开放特征,使作家的主体审美情感得以寄寓抒发,成为审美客体的一部分,以致使作品从整体上生发出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成为时代的拔粹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