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1986—1994) 80年代中期,由于“新技术革命对中国的挑战”之刺激,遂使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针对性地展开了广泛地讨论。这是国人在新的历史时期谋求国家出路一次深沉地思索。“弃旧图新”成为关注的主题。 在史学领域,建立“新史学”的要求应运应时而出。虽然,论者认为,“新史学”不自今日始: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是唐代史学的改革;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是清代的新史学;梁启超也曾写过一部《新史学》;李大钊的《史学纲要》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部著述。但是,“新”与“旧”系相对而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史学总是不断地在继承旧史学遗产的基础上予以更新的。论者认为,历史科学必须反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客观存在及规律。为此,辩证逻辑思维方法在历史科学中的应用就成为描述历史本身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这是因为,一切都不是静止的、僵化的,而是能动的、灵活的、相对的、相互联系的,在对立之中统一的。论者认为,“新史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应用辩证逻辑思维方法来处理历史上一切现象和问题并要求分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资料。 1986年5月, 第三次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对史学方法论进行了认真的再探索,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史学研究的最高思想体系,但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视为史学的方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排斥具体的史学研究方法。以往的失误并不是因为用历史唯物主义取代史学方法论的结果,而是没有正确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缘故。史学方法论体系的层次,一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最高层次的历史哲学,二是为获得正确结论运用的逻辑思维的方法,三是进行历史资料的搜集、信息储存的具体方法。 针对文学史研究现状,文学史研究方法论同样被提了出来,用以推进文学史研究品位的提高。论者认为,一是要力求真实地描述文学现象以揭示制约文学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规律是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文学发展规律就是文学现象与其他客观现象(自然、社会),或文学内部这一现象与那一现象(如体裁、风格、流派、思潮等)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是从大量文学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探讨文学史规律的正确途径应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二是尊重历史真实,并非绝对排斥文学史家主观意识的参与,因为从发生认识论的观点看,研究主体对文学现象所得出的审美认识永远只能有大致的相似而不可能有绝对的相同。文学史的复杂并不能阻挡研究主体对文学史本相的逼近。三是文学史要研究文学发展的曲线轨迹,探讨曲线上各种文学流派、思潮、运动、形式如何体现了人类认识与艺术再现的深化。文学史家的思维应该是辩证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审察与把握,沿着文学史发展螺旋的曲线不断上升,从而展示文学史的客观性、丰富性、生动性和无限性,科学地概括文学发展的本质规律。四是要区分“事件的历史”与“述说的历史”。“事件的历史”也即是原生态历史或本体历史,只有一个;“述说的历史”也即是评价态历史,会有成百上千。要尊重文学“事件的历史”,避免“主观”化了的研究主体随心所欲带有“虚构”成分的“述说的历史”。 与此同时,西方现代文学批评方法也被大量介绍进来,诸如道德功用论的批评方法,心理学的批评方法,形式主义的批评方法,原型的批评方法,社会学的批评方法等等,比较文学亦崭露头角。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一批散发着现代科学信息的著述相继出版。如王永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1986年贵州人民出版社版)、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钱中文著《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8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版)等,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跨越搭起了“天桥”。 1987年,尤敏、杨雪瑞、王德录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学习手册》由希望出版社印行。这不是一本文学史,却在“尊重中国现代文学史科学体系的前提下,对现代文学的基本内容加以全面归纳提炼”,力求比较全面地反映中国现代文学的面貌,无异于是一种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浓缩性的“素描”。《手册》分七个部分:(1)现代文学大事记。 从1915年1月鸳鸯蝴蝶派杂志《小说海》月刊在上海创刊起,至1949 年12月止。记述了文学事件的发生,重要创作、译著的发表,重要会议的召开以及重要文艺运动的展开等;(2)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想斗争。 记述了背景、性质、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进展情况以及历史评价等; (3)作家与作品。记述了270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4)文学社团与流派。记述了40个社团与流派;(5)文学期刊。 记述重要文学期刊(起讫、宗旨、出版、编者、主要撰稿者)56个;(6)人物形象。 对现代文学史上的43个重要文学形象进行了分析;(7)作品分析。 涉及的现代文学重要作品计155种。 《手册》较为全面地整理归纳了现代文学史的基本资料,在“史”的视野、尺度上均反映出现代文学史研究较新的水平。 1988年,三种现代文学史著面世。8月, 张毓茂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两岸文学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10月,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1月,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辽宁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设,1982年、1986年曾两度内部印刷《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自用和交流教材;《二十世纪中国两岸文学史》由王瑶定名,系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改造。本书体例依归旧制,按革命史阶段划分,以绪论、三编和结束语组成。章、节的内容沿袭传统的范围。重点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赵树理、丁玲、艾青仍以专章出现。本书出新处有如次几项:(1)增加了台湾文学内容, 在第一编介绍了“开拓期台湾新文学”, 并评述了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前驱赖和(1894 — 1943)及其小说与诗歌创作;在第二编介绍了“发展期台湾新文学”,评述了台湾现代著名小说家杨逵(1905—1985)及其小说创作;在第三编介绍了“战争期台湾新文学运动”,评述了台湾著名爱国作家吴浊流(1900—1976)及其作品。(2)辟设了“东北新文学”, 在第二编描述了东北新文学的发生及发展,并评述了三郎(肖军)与悄吟(肖红)及其短篇小说集《跋涉》;在第三编介绍了抗战时期的东北文学,并评述了袁犀、山丁的小说创作。“台湾新文学”与“东北新文学”统一在“沦陷区文学”专章中叙述。(3)刷新了一些作家的面貌, 如沈从文、废名(冯文炳)、李健吾、肖乾、芦焚(师陀)、凌叔华、林徽音等以“京派小说”家出现;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则以“现代派小说”家登上文学史。(4)每编均有“小结”, 概括地指出本时期文学发展的要点和主要成果,结论性地表达了编著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