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建国以来农村题材文艺创作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与回顾,并分别就“文革”前十七年、“文革”十年中及新时期三个大的历史时段的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从题材类型、主题类型、人物类型、创作方法类型,以及发展线索,对同时期文学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与教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描述,从而力求较客观地阐释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成绩、局限,对建国以来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作出符合文学史实际的总结。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比如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创作往往在文学史格局中占据着“主角”位置,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当代文学史发展的基本风貌和历史地位产生了不能忽视的影响。新时期文学中,农村题材创作不论是作为一种提倡,还是作为一种现象和影响,已不能同往昔相比,但它仍然是人们考察新时期文学时的一个绕不开的领域。而在整个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格局中,对农村题材创作的关注和重视,也成为一种“传统”和“现象”,如1962年在大连召开过著名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产生过很大的影响;1995年中宣部、中国作协又在吉林召开了“全国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座谈会”。这表明,在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度,不论时代怎样发展,不论农村题材创作发生怎样的流变,亦不论“农村题材”这提法本身是否妥当,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一直存在着、发展着并始终引起人们的关注。有鉴于此,对建国后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做一番较全面的分析回顾,就是十分必要的了。但限于种种条件,笔者尚无力担此重任,只能就表面所及,对建国以来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一、建国至“文革”前十七年农村题材创作的概貌、特征及问题 几乎从1949年共和国诞生之日起,中国当代作家们由于受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中鲁迅所开创的重视农村社会、关心农民命运的优良文学传统的影响,由于受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农村新生活的感召,以及带有明确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功利感的表现新中国农村生活的创作渴望,使很多作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农村,表现农村生活的作品从建国之初便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这里面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一批从解放区走过来的作家如赵树理、周立波、孙犁、柳青等人,历来同农村和农民群众的关系比较密切,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在解放区时他们便写下了非常突出和优秀的农村题材作品,成为擅长写农村题材的作家,有的作家如赵树理甚至被誉为“农民作家”。解放后,他们继续保持同农村和农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持着关注农村、表现农村的创作传统。另一种情形是,一些新起的作家或过去不大熟悉农村的作家由于受到前辈作家的启示以及表现新生活的热忱,也都纷纷深入农村,创作反映农村生活、描写农村新人新事并从而力图表现时代风貌的作品。这样,由于这两批作家的共同努力,从建国之初到文革前的十七年,中国当代文学中表现农村题材的文艺作品数量最多,取得的成就最大,出现了一批因表现农村题材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鲜明风格、在当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星座”级大家,如赵树理、柳青、孙犁、周立波、梁斌、马烽、李准、刘绍棠等,以及更多的因表现农村题材而在文坛上闪耀的作家星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天空中,表现农村生活和题材的作家作品最为星河灿烂,那一瞬间堪称辉煌! 从文学史发展的时间线索和从题材的角度看,从1949到1952年的建国初期,反映农村生活的一些比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作品,大都沿续了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中以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康濯的《我的两家房东》为代表的表现农村婚恋题材作品的传统,将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家庭和婚姻问题上,并同四十年代解放区农村婚姻题材作品一样,侧重揭示在历史和社会制度的变动中,农村中在家庭婚姻问题上表现出的新旧两种思想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描绘了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出现和成长的农村新人形象,以及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面貌。他们同旧的封建陋习和思想伦理观念的决裂,显示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一致性的共同主题模式。这类作品主要有赵树理的《登记》,马烽的《结婚》、《一件弹花机》,谷峪的《新事新办》、《强扭的瓜不甜》,柳溪的《挑对象》,高晓声的《解约》等。 从1953年开始,中国农村掀起了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五亿多农村人口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的革命运动”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一当时社会政治中的重大事件,极大地激发了作家们的政治热情和创作热情,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作家们纷纷深入到农村生活中,力图在与实际的历史运动的贴近中为时代写出编年史似的作品,甚至出现了象柳青那样的到陕西长安县农村一住十年的作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作家们将政治热情化为文学形象,接连不断地创作出一大批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乃至后来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当代文学史上曾经声誉卓著的作品,象赵树理的《三里湾》,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孙犁的《铁木前传》,康濯的《春种秋收》、《水滴石穿》,刘澍德的《桥》,骆宾基的《夜走黄泥岗》,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等等。如果说,建国至文革前十七年的文学作品中农村题材作品最多、成就最显著的话,那么,在这些农村题材作品中,反映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时期中国农村生活的作品,数量又最为众多,在当时也最具影响。从解放区就开始农村题材创作的老一代作家姑且不论,解放后开始农村题材创作的新一代青年作家,有很多就是以创作农业合作化题材的作品而登上文坛、享誉文坛的。 在数量上虽然不能同反映合作化运动的现实题材相比,但在质量和影响上可与之相映成辉的,是农村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这类作品有孙犁的《风云初记》、峻青的《黎明的河边》、梁斌的《红旗谱》和《播火记》等。其中《红旗谱》1958年出版后,产生重大影响和广泛赞誉,被认为是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红旗谱》的创作和出版,将农村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推向了高潮,是农村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卓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