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新的研究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研究始终是一个不断开拓、渐次推进、逐步扩大着其研究成果的领域。由于这一研究领域历史情况的复杂,每一个真正研究意义上的成果的取得,都需要经历史料上的挖掘、辨别、梳理和观念、方法上的纠偏、变革,因此,沦陷区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和推进,就不仅仅是对一种历史空白的填补,它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文学研究对于自身的超越,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的富有实事求是精神的占有。 沦陷区文学研究正式得到展开已有10余年的历史了。在东北,当张毓茂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4 期发表《要填补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以沦陷时期的东北文学为例》一文时,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研究已集合起了一支小小的研究队伍。辽宁社会科学院文研所同黑龙江社会科学院文研所合办的《东北现代文学史料》早在1980年便创刊,第一辑中刊出的19篇文章,竟有17 篇文章同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有关。 1984年10月创刊的《东北文学研究丛刊》(后改成《东北文学研究史料》,哈尔滨文学院编辑)也以较大篇幅涉及东北沦陷时期文学。高翔的《旧时代“送葬的歌手”——王秋萤生活和创作道路略论》(1985)是这方面研究第一篇有份量的专题文章,表明着该领域研究的正式起步。在上海,上海师大(原上海师院)中文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一批研究人员从1982年起开始承担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主持的中国现代文学运动、论争、社团资料丛书中的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资料的编写。而柯灵也在1982年2 期《上海师院学报》上发表了《上海沦陷期间戏剧文学管窥》一文。1985年前后,《抗战文学研究》、《上海师院学报》等相继发表了一批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在北京,1985年后,抗战时期的北京文学研究,先后被列入了北京社科规划的“北京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北京地域文学研究”等项目,并相继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上述分地区的沦陷区文学研究,在1988年出现一种整合的发展趋势。该年,由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提出,“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研究”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该课题后由徐逎翔、黄万华承担。1991年起,北京大学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将东北、华北、华东等沦陷区文学打通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沦陷区文学长期被冷落,甚至无人问津,主要原因是过去将沦陷区文学从纵、横两个方面割裂、孤立了起来,先入为主地将其冠以“无文学可言”或“只有汉奸文学”而一笔勾销,既歪曲了历史,也造成了这一研究领域观念的僵化、思维方式的单一。因此,沦陷区文学研究的突破首先在于研究格局的正确构架。张毓茂《要填补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的价值就在于它最先将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作为“五四”以来东北新文学,包括东北左翼革命文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环来考察。胡凌芝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特殊侧面——沦陷区文学面貌管窥》〔1〕,较早地将沦陷区文学置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剖析。黄万华的《关于沦陷区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2〕和《研究沦陷区文学应重视文化环境的考察》〔3〕,专论了沦陷区文学应取的研究格局, 明确提出“从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整体格局来看待沦陷区文学,是我们研究沦陷区文学的前提”;“由于沦陷区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格局,使植根于其中的文学在其构成上比同一时期的国统区文学、延安根据地文学,要显得复杂而多样化”,那里的文学,产生着一种非“呐喊投枪”式,而“艺术上经过了更多锤炼的”现实主义;“构成沦陷区多种文化冲突的焦点自然是民族文化同殖民文化的对立斗争”,同时,“沦陷区文学是诞生在中国从北到南地理区域类型不同的多个地区中,其文化环境中既有着某些共同的民族文化的基因,也有着相异的地区性因素的影响”。李春燕著《关于沦陷时期东北文学研究的思考》〔4〕提出的“要实事求是地对待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要清除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研究中的左倾思想”,实际上也涉及了研究格局的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更将沦陷区文学研究的背景扩展至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范围。“中国抗战时期的文学对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学中……而且也体现在长期被人们冷落的沦陷区文学中”〔5〕;“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大到20世纪40年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范围,我们甚至会为中国沦陷区文坛的历史感到自豪。在当时世界上众多被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占领的国家里,还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那样,在被占领国土上存在着有力的‘抵抗文学’,并通过各种出版渠道发行了数量众多的,虽并非战斗的呐喊,但仍包含着有力抗议的作品”〔6〕, 这样一些以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为参照系的结论,建立在言之有据的基础上,使得沦陷区文学研究的框架更加开放。 正是在纵、横的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中来审视沦陷区文学,使得沦陷区文学的脉络日益清晰。1989年12月出版的《东北现代文学史》将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列为一编,得出了这一时期文学“既是东北现代文学发展的兴盛期,又是衰败期”的结论。张毓茂、阎志宏的《东北现代文学史论》〔7〕颇有深度地从整个东北现代文学的发展前提、发展动力、 基本主题模式、艺术风格等重要方面来考察沦陷时期的文学,认为其在国难家愁的主题开掘上,在凝重、沉郁、隐晦的东北文学风格的形成上,在祖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外国文学经验的借鉴上,沦陷区文学都以其多样的实质、特异的形态,构成了东北现代文学的重要历史阶段,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做出了贡献。 沦陷区文学由于其自身的历史特殊性,曾一度为研究者们望而却步,也造成史料散失,极端匮乏。而沦陷区文学研究的突破,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史料挖掘、辨识和梳理工作基础上。10余年来,研究者们首先在这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早在1985年前,东北的吕钦文等、上海的胡凌芝等就分别编就了东北、华北、华东沦陷时期的文学史料专题资料,可惜由于出版上的原因,至今尚未问世。1982年起,由《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编委会编选、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楼适夷、林淡秋、柯灵主编),相继推出了10余位作家沦陷时期的作品集。1986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秋海棠——抗战时期沦陷区小说选》(黄万华编选)是第一本跨地区的沦陷时期作品选。同年起,春风文艺出版社也陆续出版了《东北沦陷时期作品选》3种。 这一时期,一些内部刊物也刊发了大量相关资料,但都显得较为散乱。系统展示沦陷区文学史料的是即将出版的由钱理群主编的《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大系》和由张毓茂主编的《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这两部大系按一般大系的体例,集中展示了沦陷区文学运动、思潮、社团流派、报刊书籍、作家等史料。参加这两套大系编选的大部分是研究人员,所以这两套大系的相关史料已在研究中得到了使用。而这两套大系出版后,必将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动沦陷区文学研究的深入。随着新史料的大量发掘,沦陷区文学的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在内的一些权威性工具书都收入了沦陷区文学的相关辞条,而《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等一些有影响的书籍也收入了一定数量的沦陷区文学作品。 史料价值的实现,自然还取决于研究者的史才,即对史料的辨识、提炼和阐释。这些年来,不少研究者不为某些时期学术界“浮夸”风气所左右,对史料考辨审慎,不随人俯仰,以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举个小小的例子,梅娘是沦陷区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作家,过去一段时间里对她的评价极不公平。近几年对梅娘创作重新予以评价的一些文章都曾提及梅娘的《蟹》被评为第2届大东亚文学奖,但她拒绝领奖的事, 这大概源自梅娘的自述。张泉、黄万华等则分别在查阅沦陷区文学第一手资料中查找到了梅娘以“大东亚文学奖”的奖金设立“梅娘氏奖”的情况,他们各自在有关文章中提及了这一点,并认为这一事实的存在,同梅娘坚持操守的创作相对照,更有利于推进梅娘研究的深入进行。事实上,由作家人格、心灵上的矛盾、痛苦而造成文学创作的驳杂多变,正是沦陷区文学的一个特点。从两种史料的表层矛盾入手,去更真实地描绘沦陷区文学的历史面貌,也许会成为推动沦陷区文学研究深入进行的一种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