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为一个文学与文化文本,以至作为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的现代“文化文本”,是一个无尽的文化宝藏,不会有一种“阅读终止”,也不会有一种“止于至尊”“达于至善”的解读。这就像其他中华古老的和近现代的有价值的民族文化文本一样。对鲁迅的解读与接受,每一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语境和不同的社会“接受屏幕”以至集体无意识,都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重点、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阐释以至不同的依据于文本“含义”而创获的新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只有丰厚深邃的文化文本,才具有这种深厚的文化含量,可供不同时代的后人的开掘与阐发,才具有这种开发力、生成力、创造力。后人的新的解读、诠释和接受,是接过前人“接受”的接力棒的新的前进,而不是对前人接受的否定(就总体来说是参考,不否认个别的和局部的对前人接受的否弃与对抗)。这是垂直接受的“接受史学的规律”,也是文化的生成、发展的规律。伟大的文化大师和先哲所期望的正是这种文化的接续承传,而不愿意自己成为神龛里的泥塑木雕的尊神,凝固不动。 一、新的诠释、接受与文化效应 对于一种文化文本,尤其是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的广度和深度的文化文本,比起鲁迅这样的民族文化大师,其诠释和接受,都必然会表现出在历时性的垂直接受和共时性的水平接受所交叉形成的“解读坐标”上的移动所形成的发展轨迹和不同的现时解读框架。回顾鲁迅从出现于“五四”文坛与文界开始,其被解读和接受,就是不断发展、变化、深入和提高的。基本上以每十年左右的时间为一周期。本世纪10—20年代,基本上是“初识鲁迅”,主要是对一位杰出作家的鲁迅的肯定和赞扬。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末期,以瞿秋白的评价为“总结”和代表,是对一位由旧营垒中转变过来的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和无产阶级诤友的思想战士的评价以及普遍认同的民族魂的爱国主义精神导师的崇拜。30年代末期到40年代末期,是以毛泽东的评价为总结和代表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外布尔什维克、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高度评价。50—60年代末是对这一定于至尊的评价的学习、理解,作补充、扩展、提供实证式的诠释和接受,是在具体的理解和论证上沿着既定结论深化和提高。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对鲁迅的认识则被发展到,也是被歪曲成“文化尊神”、大批判先驱、无产阶级思想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历史和现实的裁判,更加是一根打人的棍子。这一方面是“捧为至尊”,另一方面又是严重的歪曲和利用。而无论哪一方面,都是鲁迅研究的异化。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结束了这段不幸的历史。 回顾以上半个多世纪的对鲁迅的诠释和接受的历史,可以看出几个重大的特点。第一,每个时期对鲁迅的接受,都是同当时的时代特点、社会状态和文化语境紧密结合的。对鲁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屏幕”即是这一切的重要体现并构成其重要政治——文化内涵;而鲁迅所提供的文化文本(他的全部作品和他作为社会存在的文化个体),也成为这种“视野”和“接受”的塑造对象。第二,由于时代特征和历史内涵的决定,对鲁迅的诠释的接受,都是“突出政治”的,是带有浓重政治色彩的文化解读,且以后者为前者服务并服从于前者。这是血与火、肉搏和拼杀的民族战争、阶级战争和政治斗争时代的基调所必然带来的文化后果、文化现象。第三,在这种鲁迅解读基调上,所能弹奏出来的更多的解读曲调和更多解读的主旋律,所侧重的都是政治的、思想的、革命的、斗争的强音,而呈弱相的则是文学的、艺术的、审美的吟诵。第四,由于这一切,而铸就了一个相当固定的、定于一尊的、相对政治化的、怒目金刚式的鲁迅形象。 应当肯定,这种延续的评价框架,除了“文革”时期有那种歪曲和利用以及始终存在的咒骂与攻讦、污蔑与亵渎之外,是具有它的历史合理性、社会与时代的依据和文化背景的,因而是符合历史和时代需要、为多数群众所接受的,也是符合鲁迅的实际的,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绘和树立了一个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和文化大师、思想与精神导师的形象,教育、鼓舞、启迪和导引了几代作家艺术家,在思想上、艺术上和人格上哺育他们成长,也教育了几辈中国的普通群众。在这一认知和评价框架中所作出的对于鲁迅作为作家、思想家、革命家、学者、翻译家所创造的成就和它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基本上符合历史的实际和鲁迅的实际的。它应属于中国现代史、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稳定的一部分而予以肯定、接受和加以发展。以今之视昨而否定这些文化积淀和历史业绩是不公允的、偏激的、不科学的;以今之所见而讥笑、鄙薄这些,则是缺乏历史观念和不客观的;或者“高高在上”以踞(!)高临下之姿而回视和评品这一评价框架和以此框架或基本以此框架为指导的研究成果,指斥为传统、保守、“左”,视为一钱不值、不承认其学术性等等,则未免过于狂躁,过于无视历史、无视中国近半个多世纪的实际,并表现出一种学术偏见。 当然,另一种情形也是不利于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的,难以叫人接受和同意的,这就是“唯我独尊”、“唯原有框架为是”,不愿意随时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而前进。不愿意接受合理的、科学的和具有历史原因、历史需要与历史权利的新视角、新观点、新理论、新框架、新形象。不能来个“不许动”。凝固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和文化发展规律的,其实也不符合鲁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