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邹韬奋(1895~1944),是现代著名的职业新闻工作者,他于报告文学也颇有贡献。韬奋33年7月到35年8月游历欧美苏联各国,历时两年有余,写作《萍踪寄语》(三集)和《萍踪忆语》(以下总提简称为“萍踪”),凡52万余字。“萍踪”一类,即通常所谓的游记。但这种游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并不同类。日本著名报告文学家川口浩对散文游记与报告文学游记作有区别。他认为散文“旅行记这种形式,一般容易地受那个人感情的牵制, 而且多数作品都只是消遣的读物, ……真正的Reportage,即使从现场的这一点讲, 也是应该以我们现在住着的社会,环境为材料,而叙述与我们自身有关系的生活和社会机构的。 ”〔1〕通览韬奋的“萍踪”,可见作者的视野并不主于名胜博物、山色水景,他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相”。作者出国考察“原是抱着学习或观察的态度,并不含有娱乐的雅兴”,〔2〕他自己曾说:“我的意思不描写名胜”。〔3〕韬奋五十多万字的域外游记,就其内容而言, 新闻性比较鲜明;其主旨含有显然的民主性和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因而是颇具报告文学风骨的作品。 考察报告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早期初具形式的报告文学大多采用记游一体。比如德国进步作家盖奥尔格·弗尔斯特尔的《环游世界的旅行》(1722年)就揭露了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残暴行径。俄国作家拉吉舍夫《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1790年),再现了农奴制度下农民的厄运,披露了把农奴当作牲畜一样公开拍卖等骇人听闻的罪恶事实,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地方贵族的义愤。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1903年,梁启超应旅美华侨的邀请,赴美游历,历时十个月,写成《新大陆游记》发表于《新民丛刊》“临时增刊”。其后,著名的域外游记还有瞿秋白的《饿乡纪程》(1932)、《赤都心史》(1924)等。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凡例》中曾点出了中国游记的新变。他说:“中国前此游记,多记风景之清奇,或客室之华丽,无关宏旨……今悉删去,无取耗人目力,惟历史上有关系之地特详焉。”作品重在描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百态。从史的角度而言,从作品内在的精神品质视之,我们可以认为邹韬奋的海外游记与梁启超、瞿秋白等人的同类作品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作品视野由传统游记的风景而为关系民生宏旨的社会大势。而邹韬奋则以创作主体的职业身份、创著数量的丰厚与内蕴的繁富、精警等的独特性,使他成为现代报告文学史上别于他人的一个颇为重要的作家。 二 韬奋的报告文学具有一种自觉的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换一表述也可谓之开放视野。报告文学在近代萌生发展,正可视为开放的产物。社会批判的色彩,民主精神的张扬,大众传播的媒体等,即是报告文学“开放”的物质条件与精神要素。韬奋的开放视野,从表征看来是外向的。这与近代注意向西方学习的先哲是一样的。同时,韬奋作品的国际视野又是十分自觉的。他说:“记者在观察研究的时候,在持笔叙述的时候,心目中却常常涌现着两个问题:第一是世界的大势怎样?第二是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4〕可见作者的视域是“世界大势”,其眼界是宏观的。这种眼界又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浩大之象。大视野正是韬奋报告文学的重要特征。 国际意识下的大视野,促使作者行万里长路,博览世界活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作者历经新加坡、锡兰、埃及、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苏联、美国等十数个国家,游踪所及达几十个城市。这样便使作者获得了无比丰富的信息量。信息,是构成报告文学文本的主要材料。这种信息别于小说、诗歌等纯文学中“艺术信息”的是它的新闻性。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时代性即是这种新闻性的解析。我们阅读韬奋的数集“萍踪”,仿佛有一种走进“信息中心”的感觉。这个中心,向读者发播着反映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大势的种种信息。这种信息对于当时的中国读者是“陌生化”的,充满了新鲜感。 “萍踪”负载和传输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密集性和辩证性等特点。作为报告文学,“萍踪”中的信息是实体信息,它是关于那时当代各国的社会信息。它给读者展示的非囿于一隅、一线、一面的图景,而是社会生活的百态。作者自谓《萍踪忆语》“对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如政治背景、劳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杂志和新闻事业等等,都根据种种事实,有所论述。”〔5〕而他于西欧与苏联诸国的观察叙写也是这样。总览社会物质与精神两端,细写各主要国家的人间万象,给读者布置的是关于叙写对象的大全景展览。我们仅从作品的标题就可以感到其信息容量的多样性。全书总看是长篇,但内中是若干互有联系又各自独立的短篇。以《萍踪寄语》第三集为例。这一集叙写作者在苏联的观察所得,凡18万字,由66个短篇组合,内容涉及苏联地方国家机构、群团组织、工业、农业、商业、新闻、体育、文化、教育、旅游等各个方面,对属于社会学范畴的若干侧面报道得更为细致全面。集中有《堕胎院》、《妓女治疗院》、《结婚和离婚》、《家属间的关系》、《民事注册局》、《性的关系的转变》、《工人城》、《罪犯创造的新村》、《托儿所》、《工资、工作时间和生产力》等作品。作品这种信息的多样性,作用于受者的是新鲜感、繁富感,由此刺激读者阅读的兴趣,并且使读者对所叙写的社会相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他们对世界大势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