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热,诗歌热,如今轮着散文热了。这是从写作者一面说的,若从阅读者一面说,应当是小说热,传记热,如今轮着散文热了,因为从阅读者这面说,诗歌从来就没有热过。对眼下的散文热,好些人都作过分析,有的说是快节奏的生活,不容许人们读大厚本的小说,篇幅短小的散文便乘虚而入,填补上这个空档。有的说,人们厌恶虚情假意的社会风气,连带的也对虚构的小说也失去兴致,这样一来,以写真情实感见长的散文便受到青睐,交了桃花运。 这样的分析,只是事先的搪塞。平心而论,我们的生活节奏是比过去快多了,但还没有快到读不起小说的程度,小说不光有长的,也有短的,何以短篇小说更不景气?若说写真情实感便走俏,新诗中不是没有写真情实感的,何以老也走不进寻常百姓家? 以体裁论长短,终不免偏颇。什么时候都有好些的小说,也都有好些的诗歌和散文。什么时候,也都有些人爱看小说,有些人爱看诗歌或者散文。我不否认,这两年散文确实够热的,写的人多,读的人也多。和先前的小说热、传记热比较一下,或许看得更为清楚。先前的小说热,热的不是小说这门叙事艺术,而是它的别的负载,即对不允许肆意揭露的社会现实的肆意揭露,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刚粉粹“四人帮”后的伤痕文学。同样的道理,传记热也并非人们都想做伟人,而是长久的封闭,人们总想对伟人的深层生活一探究竟,看看他们和常人有何不同。眼下的散文热又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呢?我看,反映的是人们闲散的心理,不是太忙了,而是太闲了。正经事不做,看闲书(小说)又看不进去,东抓抓,西摸摸,还是看点小有情趣的散文混日子吧。 这是从社会心理上说的,从文学发展上说,又不同了。 必须看到,我们的文学,经历过将近三十年的隔绝,粉碎“四人帮”后,好些人“拿起笔作刀枪”所凭恃的,不是艺术的追求,也不是文学的功底,更多的是激情,是义愤。这一点,从当时作家素质上,不难看得出来,大多是中学毕业生,尤以知识青年为多。他们受的屈辱多,要倾吐的欲望也就强烈。 如今看来,有一个现象是值得玩味的。那就是,这些人写小说,写诗,写创作谈,但很少有人写评论、写散文。这是什么呢?不可否认,有对这两种文体的不屑的成分在内,同样的不可否认,也有这两种文体不那么好写,或不容易写好的成分在内。不屑和不能是有区别的。写评论你得有点理论素养,写散文你的文字功力要更强,还得有点文化素养,至少也得有点文史方面的知识,才不至于出乖露丑。这就不是刚放下农具,从田野上走来的知识青年作家们轻易敢问津的了。 这些年,情形大变。一是当初那批写小说或诗的作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素养也在不断的提高,已不满足于仅仅写小说或诗,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或闲情逸致,需要用散文这种文体来表达。二是随着整个社会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和生活情趣都在提高,舞文弄墨的人多了,作为初起步的练习,或仅仅作为生活兴趣并不打算进入文学殿堂修行,那么,写散文自然是最明智的选择。三是散文这一文体,毕竟可以直接地反映眼下的生活现实,可以便当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当然,读者的需求,也是个不小的促进。 将社会心理和文学发展两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就知道这两年的散文热,绝非无源之水,而是其源有自了。 说了散文热形成的原因,再来说散文的写作与欣赏。我是把写作与欣赏混在一起说的。因为两者实际上是一致的。会写作的人,也必然会欣赏,欣赏品位高的人,若动起笔,也差不到哪里去。这只是一般而论,不是说没有只会写不会欣赏,或只会欣赏而动不了笔的。 这个题目太大了,只能从戒忌的角度来谈。等于是说了热再来说冷。 一戒畏难。这是把写散文,甚至整个写作看得太高太难的缘故。写作,到了一定水平后,能否更上一层楼,全在你的心态,你的思想境界。写散文尤其是这样,可以说,从一起首,就看你的心态好不好。心态平和自然,笔下就轻灵生动;心态躁急做作,笔下必然生涩板滞。写作者是怎样的心态,笔下是瞒不了人的。 有个文学现象,或许有人已注意到了:一般来说,专门写散文的作家写出的散文,大都不太好,反倒是小说家、诗人、学者,也就是那些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作家写出的散文,更胜一筹。解放后,专门写散文的作家,或者说较早地专门从事散文写作且声名昭著的,一是杨朔,一是秦牧,他们的散文,从品相来说,都不算太高。只能说各人都还有各人的特色,不失为一家之尊。过去的中学课本上,选了杨朔的《泰山极顶》,这是一篇典型的杨朔写法的散文。去泰山看日出,没有看到,看到了人民公社这轮朝日在齐鲁大地上的冉冉升起。我们上学时,课本上还选过他的《海市》,写的是去长山列岛,以为该看到海市蜃楼的模样,结果看到的是人民公社化了的新渔村,比虚幻的海市还要美丽。记得还选过他的《荔枝蜜》。公允地说,杨朔这类散文,是适宜于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模仿练习的。选上一篇也就行了,选这么多,让学生以为这就是散文的正途,只会提倡一种矫情的文风。顺便说一句,我觉得中学课本上选鲁迅的小说和杂文也太多了。 现在的中学课本上,已没有《泰山极顶》这篇散文了,换上去的是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也许编者不是这样一下一上考虑的,可实际的效果,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撤下一篇换上一篇的。这篇散文就不同了。写的都是生活的真实感受。作者毫不讳言他登泰山遇雨的失望,时间有限,不能再来,只好冒雨登山,所谓慰情聊胜于无。日出是肯定看不上了,看到的是雨中的山色,雨中的云烟,那景色也是很绚丽,很动人的。譬如写山中飞瀑的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