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本文从发展的眼光和哲学的高度,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和研究了沈石溪创作动物小说三个阶段的特点,从而总结了沈石溪动物小说文体自觉嬗变的规律。 关键词 动物小说 文体 本体价值 生命哲学 生存价值 丛林法则 实质上,小说文体是作家将生活转化为艺术的中介机制。 作家的困境与诱惑同在。因为创作没有熟路可走,前程永远是陌生的、冒险的、新奇的。文学批评亦然,面对沈石溪的《狼王梦》、《红奶羊》、《混血豺白眉儿》等新动物小说文体,现成的批评理论显得措手不及。作家总是力图以小说文体来认识和体验人类世界生存的真相。因此,小说文体不仅是指用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而且也意味着作品所折射出的创作主体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精神。 一 动物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动物形象在传统的动物文学中没有取得“主体”的地位,它们在作品中往往只是创作主体单纯的“传声筒”。它们的特点与情感常常被人类的思想和说教淹没了。 在国外,从伊索的寓言,经拉封丹的发展,到现代英国作家吉卜林的《丛林之书》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白鲸记》威廉·福克纳的《熊》,以及前苏联的动物题材作品和拉丁美洲的动物心理小说,动物文学时断时续,或冷或热,长期以来都没有形成较大的优势和潮流。尽管这些动物文学作品能以各种动物作主人公,并通过动物的生活遭遇来反映人类社会。有的作品还能以动物的视角来审视人类的生活,对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某种哲理的深刻思考。比如,吉卜林的《丛林之书》中有8篇小说,集中创造丛林动物的生活。 作者是以“狼孩”莫格里来组织小说结构的。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在莫格里周围的狼、豺、熊、蛇等形象。作者是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向少年儿童传授生活的哲理: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屈不挠,集体主义,充分发挥个人的勇气与智慧。这既是动物的“丛林法律”,实质上也是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而拉丁美洲所谓“动物心理小说”,往往赋于人类以外在形貌的动物世界,人物都带上了某种兽类的特征。比如,危地马拉的阿雷瓦洛马丁内斯的《象马一样的男人》,将诗人阿雷塔尔描绘成一匹地道的马,而《热带的猛兽》是用老虎的形象影射了独裁者卡夫雷拉。 从以上粗粗的梳理中,不难发现,国外的动物文学虽在规模、思想、形式和寄寓上都有一定的特点,但文体属性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把动物形象作为人类或善、或恶、或美、或丑的“傀儡式”或“木偶式”的化身,在艺术上主要使用夸张和象征手法。文体特征显现为拟人化与寓言式。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动物文学也一直未能显达起来。像柳宗元的《黔驴技穷》、《捕蛇者说》等优秀作品,从文体角度看,也只是把先秦诸子散文中那些设譬取喻的片断,发展为寓言散文。倒是浦松龄的《聊斋志异》,把中国古代的动物文学推向高潮。作品以说鬼谈狐的方式,暴露了人类现实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并溶进了作者一生的痛苦与不平。但《聊斋志异》虽然把动物寓言演化为动物小说体式,但它的文体特征仍属于寓言型的动物小说。因为那些鬼狐花妖在作者笔下只是某种道德或思想情感的“替身”和“象征”。动物形象本身的特征与性格还没有显露出来,在作品中它们还没有取得具有一定自由度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出现了一批执着于动物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而沈石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批活跃于当代中国文坛的动物文学新秀,既有对传统文体的继承与发扬,又有革新与创造。传统的动物文学寻找与确立的是象征本体,而当代的动物文学寻找与确立的是动物形象的本体价值;前者的中心与重点是说教与寓言,而后者则是表现与刻划;前者的价值与目的是引导与教益,而后者则是移情与感化。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尤其是80年代后期以来的作品,无论在思想意蕴、本体价值、生命哲学、文化蕴涵,还是在叙述语言、形象塑造、情节结构等诸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气象,实现了动物小说文体的自觉嬗变。他的《狼王梦》等一批新动物小说,在亦真亦幻的艺术世界中,追求动物本体价值,考察与探究动物与人类相通的品质与情操,以动物的“丛林法则”来比照与对应人类的“伦理道德”,即从动物形象来写人类社会,从兽性来写人性,从野蛮来写文明,为的是形象地揭示人生的尴尬、文明的陨落、生存的困境与发展的艰难,从而使作品洋溢着对人类的生命哲学与生存意义“上下求索”的浪漫主义精神。 沈石溪动物小说的创作也经历了从文体的不自觉到自觉的演变过程。 二 沈石溪选择动物作为自己创作的对象,这表现了创作主体审美趣味对其文体选择的影响。因为当他感觉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愉快的、什么是有吸引力的,那么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把这种感受转化为一种审美的追求,从而对他笔下的文体产生支配作用。沈石溪善讲故事、工于情节的审美情趣,便于在动物小说这个文体中,以最大的限度来营造、想象和虚构动物生活和矛盾的艺术世界。 《第七条猎狗》(中国少儿出版社,85年1 月)标志着沈石溪动物小说文体发端与建构的雏型阶段。这本集子收集了沈石溪85年以前创作的8篇优秀的动物小说。从整体上看, 这本集子的文体特点是偏重于内容的客观叙述,情节的精心构置,思想的积极向上和意蕴的单纯浅显,而缺乏对题材内容的深度加工和主体的深刻体验,其中有些作品似乎是作者生活经历和经验的有序叙述。作者讲述和描写了生活在西双版纳密林中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正在向边境线迁移的象群;为了主人的安危而奋不顾身与豺豹拼搏的猎狗;在老虎嘴下夺回小主人生命的野牛;还有那相亲相爱的双角犀鸟和虐待妻儿的黑熊。这些作品都显示出故事新奇、情节有趣、场面惊险、主题鲜明、风格简朴、手法单纯、语言通俗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