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转型期文学发展的混沌与无序是一种必然现象。表现在道德方面存在着作家社会责任感弱化、浮躁媚俗的倾向,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出现了道德的真空。对此,这篇谈话从:一、社会道德现状与文学的使命;二、道德转换与艺术家的人格重建;三、转变前景与批评的任务这样三个方面对当前文学现代化与道德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作了前瞻性的批评与总结,提出道德重建不能脱离中国特有的文化基础和传统以及已出现的新道德因素;文学界和批评界应当建立起现实的、理性的心态,宽容地对待多元化的现实和多元化的文学;遵循艺术规律,在道德重建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等观点。 一、社会道德现状与文学的使命 吴秀明(以下简称吴):进入90年代以来,文学已愈来愈呈现出转型的特色。转型的最明显标志就是混沌和无序,这恐怕是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必然环节。文学的这种混沌无序,对于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井然有序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并深受其影响制约的人来说,自然感到有些不适。为此,如何改变传统思维观念,以求与变化了的时代形势相谐同步,已切实地摆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混沌无序本身也存在着许多负面因素,尤其是在深层次的精神道德方面问题更为突出,有的已达到颇令人担忧的程度。对此,我们不能不感到社会责任的艰巨和重大。如果我们安于自身观念的调整而不能或不敢对文学道德的负面进行有效的批评和抑制,那么将有失于人文工作者的天职,也愧对于我们的时代。 陈一辉(以下简称陈):是的,社会转型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基本框架的冲击的确是巨大的。因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学和道德的现状不仅闪烁陆离,而且相当可忧可叹:社会为物质所异化,心灵悬浮,道德空缺;文人面对市场尽失操守,随处可见媚俗的嘴脸,堕落的身影。在80年代曾经充满生气、高扬的人文精神与批判精神日渐妥协败退,让位于武侠、言情、破案、商战、隐私,一时间,似乎文坛恶俗泛滥,垃圾充斥。面对此状,不少文人与批评家也呈现一种晕眩不知所措的境况:或恐惧忧愤,或持以批判的冷眼,或封闭于“历史的空间”,或沉缅于世俗的欢乐,甘居于自娱娱人的卑微境界;或“玩”或“痞”,力避政治功利;或涕泪交流,神往于宗教的高洁。 郑淑梅(以下简称郑):讲到当前文学在道德方面的缺失,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作家社会责任感的弱化。不少人缺乏积极参与变革的自觉性,抱着旁观者的态度,无所谓的态度,丧失了对时代大潮进行深入观察和真实反映的热情,放弃了作家应承担的时代使命。第二,对于大众缺乏真诚关怀和热切引导。作家与普通民众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隔膜,文学的贵族化与庸俗化的两极错误倾向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第三,追名逐利,金钱至上。受金钱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作家露骨地或变相地做了金钱的奴隶,为了金钱,粗制滥造,哗众取宠,媚俗玩世,甚至装疯卖傻,什么都有。 苏宏斌(以下简称苏):我同意各位对于文学和道德现状的描绘,但我以为当务之急在于努力寻求评价现状的合理尺度。在我看来,当前存在的道德失衡与无序状态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无序和混乱正是道德观念嬗变的征兆。应该看到,目前的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多元道德观念共存的时代,其中既有革命和战争时代形成的崇尚牺牲与奉献的道德观,也有近代以来传自西方的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更有我国传统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仁义道德。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道德沦丧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对于自身的道德立足点有清醒的意识。比如近期大谈特谈的人文主义精神究竟有何确切的内涵?如果以为它就是五四以来讲求民主、科学的精神,那么这实际上是西方近代文明的产物,它和现代科技文明同源一体,这种以人为中心的道德规范未必能为当今的道德失落指点迷津。因此,我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是澄清各自道德话语的确切指向,在此前提下展开平等、宽容的对话,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寻找到合理健全的道德规范。否则,固守旧的一元道德观念,我们不仅会感到无所适从,而且可能抹杀建立新的道德观念的契机。 陈:毫无疑问,我们当然应该正视传统道德与价值观念的颠覆,然而我们却不可因道德的义愤而影响视力,干扰判断。随着中国全面地走向市场经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得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结构与功能,以及进入市场的姿态、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的真实文化背景下来看待种种变化,我们也许可以多一份理性与宽容,多一份心平气和。 郑:造成目前文学道德状况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文学自身的原因外,更多的是由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决定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上一些人漠视中央权威的风气影响到文学上就是文学和时代主潮在某种程度上的游离。金钱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现实使不少人的观念发生了位移。现在有一句话似乎很流行:“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说白了,这恐怕是金钱万能论的翻版。难道真的是没有钱就万万不能吗?我看不一定。据说路遥生前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但他照样写出了无愧于我们时代的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倒是早些年声称赚足了钱再来创作的下海者,现在很少听到他们的声音。当然,作家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是苦行僧,问题是追求什么样的价值,以什么方式体现自己的价值。这里就有一个道德问题。当然,在忧于文学面临的危机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文学的生机和希望。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和新体制的逐步建立,作家将获得更多的创作自由,文学艺术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还是可以期待的。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矛盾和痛苦,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近年来,作家主体意识普遍觉醒,大家都懂得了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利,保护自身的利益,这也是好事。不少优秀的作家始终坚持严肃的文学追求,认真地做人为文,不随波逐流,固守着文学工作者应有的道德防线,奉献了一批无愧于时代的佳作。随着新秩序的确立,相信会有更多的作家在经受了现实的洗礼之后回归到对文学自身价值和社会使命的崇尚这一正确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