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的信任研究日益增多,然而总体上我们仍缺少一个成熟的国际信任理论;就理论分析路径而言,理性选择理论、博弈论成为主导的分析范式,而社会学和心理学路径虽有研究,但并未形成统一的主导理论;就经验分析来说,欧美的国际关系信任事实成为主要分析对象,而鲜有比较分析中国及东亚信任实践的著述。①然而在人际信任研究层面,中国社会心理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本土社会信任的理论和经验分析,从而为我们探讨国际信任提供了一种文化视角借鉴。②有鉴于此,笔者将引入一种文化视角的国际信任研究,探讨国际信任生成的社会逻辑,其一分析文化变量对于国际信任形成的影响,其二讨论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和理论的国际信任具有哪些特性,又是如何形成的?随后笔者将以中国在东亚地区的信任形成和发展为案例,探讨本文所提出的国际信任文化解释框架的经验适用性和理论意义。最后,基于不同的知识维度和谱系,总结国际信任的文化视角的理论价值和应用范围,同时揭示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实践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提出国际信任的文化视角研究,将探讨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就国际信任的形成和发展而言,文化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换言之,如果将国际信任看作一种文化和社会变量,那么如何提出一种与经济理性路径相对的文化信任理论?其次,在经验层面,我们试图回答,为何冷战后中国—东南亚与中日国家间信任的发展呈现截然相反的结果?而这两组信任关系中,经济利益和理性交换的情况却是类似的?对此,如何进行国际信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解释? 国际关系信任研究的主流路径为理性选择理论。概言之,信任产生于理性人之间的利益博弈,这缘于欧美文化的理性传统——信任是委托人对于未来利益不受损害的一种认知信念。③这种路径的信任形成解释,具有几个特性,比如在博弈论视角下,信任更多的是一种策略或工具性信任,而忽视了信任的情感性以及道德性特征;主要强调信任委托关系中利益的归因倾向,而不是人格特质的归因,后者是社会和文化信任理论着重强调的信任归因特性。如此而言,理性选择论的逻辑,忽视信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也不认为信任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而更多地强调是一种经济关系。国际信任的理性选择模式,比如交易成本学说认为信任是克服交易成本、形成合作的一种工具,这是一种“契约信任”模式,其实践表现之一即为追求制度的约束,信任是社会交换的结果。现实中,欧安会机制成为信任建设的楷模,即通过制度建设的力量,达到信任的结果。④ 相对来说,国际信任的社会心理学路径较为分散,尚未产生占主导地位的理论。社会心理学路径更多地将信任形成的社会认知过程纳入进来,分析信任主体之间的社会认知因素和过程,强调意图、可预测性以及认知偏差等心理过程的影响。这种路径认为,国家间信任难以产生的原因,在于双方决策者的错误知觉、历史学习和认同因素。比如,受一些认知机制的影响,行为体会错误认知对方的动机和意图,从而错失本来存在合作的机会。这些认知机制包括归因偏差、知觉时滞等。由此,信任的形成关键在于如何减少行为主体之间的错误认知因素,如通过由点及面的逐步回报战略,促进信任的形成。但学者们并没有讨论信任因素的社会文化本体属性以及文化如何影响社会认知等议题。⑤ 在东亚信任的实践分析方面,现有研究主要探讨西方信任理论对于东亚/中国区域安全建设的借鉴意义,或分析欧洲信任安全模式对于东亚的启示,提供一些简要的政策建议等。⑥这些著述大多倾向于经验研究,将信任问题作为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药方,一方面缺乏理论建构的意识,并没有讨论信任形成的过程和机制,另一方面,受西方主流信任理论的影响,并没有深入探究信任的文化维度。同时,现有关于中日和中国—东盟关系的经验研究,大都忽视国际信任以及比较研究的视角。有鉴于此,我们试图探究理性选择、社会心理和文化信任的逻辑对于东亚信任问题的理论预期和解释力。 比如,运用理性主义信任理论分析东亚的安全困境和中国对外政治信任经验,即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建立与周边国家的战略、政治信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制度建设确保信任。但理性主义路径难以解释中日经贸发展、援助的数量与政治信任不成正比的问题,这是不符合理性社会交换逻辑的。东北亚政治信任难以形成,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信任却取得长足进展,安全困境相对得到缓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交易频率的增大,伴随的是政治信任的增长——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超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威胁论。这就是本文的经验问题:中日政治信任与中国—东南亚政治信任结果为何不同。不过首先,我们综合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信任形成的分析,尝试构建一种国际信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逻辑框架。 二、文化与国际信任:一种分析框架 理论和经验上的困惑,需要我们去探寻一种新的信任生成解释模式。这也反映出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的信任理论在与东亚国际关系相结合时存在契合度问题。基于此,我们将理论源泉转向本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具体来说,中国(儒家)关系主义思想为解释东亚政治信任生成提供了一种文化基础。⑦在此,我们借鉴中国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信任建构的研究,提出不同于西方“契约信任”理论的“关系信任”理论。⑧“关系信任”是一种动态模式,亦即信任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信任连续谱的两端为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中间包括混合性信任。信任具有时间性、非对称性和情境性特性。关系基础、同质性和关系交往是“关系信任”生成的影响变量。⑨具体到国际关系层面,我们提出信任形成和建设的三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