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11)03-0066-34 一、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在中国古代,“道义”一词多指“道德和义理”、“道德与正义”。①但在现代汉语中,“道义”一词多指“道德和正义”。如通常所讲的“道义上的支持”即有此意。② “道义”一词体现了道德和正义之间的辩证关系。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原则、规范的总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活动。道德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规范;道德具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也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规范;道德还具有普适性,无论哪个时代、哪个民族的道德规范,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共通性。道德为人们判断和衡量人的社会行为提供了标准,凡是符合道德标准的就是正义的,不符合道德标准的就是非正义的。因此,道德是形成价值判断的前提。正义的价值判断一经形成,人们便会依据这种价值标准去衡量人们的行为。从本质上看,道义体现为一种道德评价,它表述的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正义性。 “国家间道义”是将“国家间”与“道义”合成为一个复合词。在本文中。笔者将国家道义的评价对象确定为国际社会中国家行为体的国际行为。它是用来判断和评价国家行为体的国际行为是否正义的标准或原则。它是从道德和伦理的视角对国家行为体的国际行为进行评价的。它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一国的国际行为是否是正义的以及怎样做才是正义的。国家间道义思想是人们对国家间道义的内涵及其评判标准总的认识与看法。先秦诸子的国家间道义思想体现了诸子对国家间道义的总的认识,反映了他们对国家间国际行为是否符合道义标准的基本判断。尽管先秦诸子的国家间道义思想各不相同,但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清晰的内在逻辑。然而,由于世界观的差异,他们关于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却不尽相同。我们分析逻辑起点之间的差异,就是厘清诸子国家间道义观之异同的一条捷径。本文所选的七位思想家,其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分为三种类型:(1)法则,包括孔子和老子;(2)人性,包括孟子、荀子和韩非子;(3)利益,包括墨子和管子。 (一)法则:孔子和老子的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孔子和老子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都是某种抽象的法则。所不同的是,孔子提出的是仅适用于人类社会的“礼”,而老子提出的是统辖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孔子尊尚周礼,一心想恢复西周时期那种礼制社会。孔子尊周,并不是要完全照搬西周的规范,而是对周王室依靠规范来处理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维护天下秩序这一做法的认可。③孔子认为,春秋时期之所以出现“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局面,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纲常伦理、礼乐权威的丧失。孔子在谈起鲁国的大贵族季氏的僭越行为时愤慨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④他认为,要实现天下由乱到治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像西周那样,重新建立一套行为规范,并以此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为此,孔子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主张以“仁”为核心来构建新的规范。⑤因此,是否遵守“礼”,就成为孔子评判一国国际行为道义性的主要标准。 “礼”是孔子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老子认为 “道”是万物的本源,制约着万物的运行。⑥这是老子分析宇宙、人间一切问题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其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⑦,“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⑧但“道”的“恍惚”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的,⑨并且是“其精甚真,其中有信”。⑩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1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2)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3)“道”这种生成并制约着万物运行的、无形的客观存在,是老子分析宇宙人间一切问题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其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人性:孟子、荀子和韩非子的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孟子、荀子和韩非子三位思想家的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都是人性。但他们对人性的认识不尽相同。孟子持性善论,荀子持性恶论,韩非子认为人性好利。孟子是在人的社会属性这一层面上探讨人性的。孟子认为,人人生来都有仁、义、礼、智等道德理性的潜质,即都有向善的潜质。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4)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性善的基本先天素质。由此,他进一步解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5)这就是孟子讲的“四端”,即人人都有善的先天素质。但这并不是说人人都是善的,仅仅说明了人本性上都有为善的天性。孟子认为人先天不仅具有性善的基础,而且还具有认识本能,即所谓的“良知”、“良能”。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16)人既有为善的“四端”,又有良知、良能,通过长期的教化、修养和实践,都可以达到尧舜那样的道德境界。由此,孟子提出了“人人可为尧舜”的命题。至此,孟子形成了完整的性善论的理论,这是他的“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点,也是孟子国家间政治思想和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荀子持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是以人的肉体为基础的,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本能。他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17)对人性之善恶,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18)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但人是可以被教化的。这是因为人性中有被后天教化的基础,即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分别叫做“质”和“具”。人身上所谓的辞让、忠信、礼义等“善”的因素不过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这是“伪”而不是“性”。总之,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性中无善。然而,可以化性去伪,改造人性。性恶论既是荀子政治思想的基点,也是其国家间道义思想的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