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梁实秋学贯中西,博通古今,见闻广博,学识深宏。其散文的魅力首先在于闲适性、知识性和哲理性;其作品个性鲜明,韵味浓郁,轻松中见深意,严肃中生情趣,具有凝炼、清雅、丰盈、幽默的特色;他重视散文语言艺术,特别注重发扬本民族的文学语言传统,其散文语言简洁、朴实而又含蓄有味。 著名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梁实秋(1902—1987),生长于北京,原籍浙江杭县(今余杭县)。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小品最著,影响也最大。可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他的名字和作品在他诞生的土地上被遗忘了,直到80年代才开始被人渐知,近几年他的作品畅销不衰。其实,在台港,在东南亚的华语世界中,梁实秋早已被尊为散文界的一代宗师。 他见闻广博、学识宏富,出版的散文、小品、杂文集,多达近二十种。冰心在《读〈雅舍小品选〉》中说过:“实秋不但能说会道,写起或译起文章来,也是下笔千言,尤其是小品文字,更是信手拈来,谐而不俗。”“信手拈来,谐而不俗”,正道出了梁实秋散文的个性特点。他的散文外慕英国兰姆的“伊利亚随笔”,内师周作人的“言志小品”,并进行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起了开拓作用。他的散文显得形散意深,清雅隽永,因而受到中外读者的赞誉。一本《雅舍小品》,据其长女梁文茜说,已“风行全世界,先后印出有三百多版了”。〔1〕这在中国散文史上是一个奇迹。 朱光潜早在一封信中给予了极高评价:“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2〕后来,司马长风又曾指出, 梁实秋的散文“对于稳健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年人,则有难以抗拒的魅力。”〔3〕其实,他的读者不仅是中年人,更多的是年轻人。梁实秋的散文为何有那么大的魅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一 梁实秋散文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闲适性、知识性和哲理性。 他的散文题材并不广泛而内容却非常丰富,有记叙个人经历、民俗风情的,有回忆亲朋、师友的,有异域的纪游、杂记,也有书评、札记,更有大量的小品、杂感等等,写的大都是日常生活所见的平凡小事和人情世态。 他的散文写作,早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开始了,然而,真正从事散文创作还得从1939年算起。“七七”事变后,他因上了日本侦缉队的黑名单而仓促离开北京,一度四处漂泊,报国无门。翌年他入蜀。居住在重庆北碚,“流离贫病,读书译作亦不能像从前那样进行”了,于是写起“久已不写的小品文”。〔4〕那正是强敌入侵、 国难当头的多事之秋,梁实秋既不作爱国意识强烈、战斗激情洋溢的“怒吼的散文”,也不写描绘抗战艰辛、反映民众疾苦的“诉难的散文”,而热中于作远离现实斗争,反映身边琐事、人情世态的“闲适的散文”。这主要由他的人生观和文学观所决定。他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学上表现为鼓吹典雅、稳健、传统的古典主义,认为文家应该描写人性、表现人性,反对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尤其是空前规模的残酷战争,南北流徒的逃亡生活,使他从“兼济天下”转到了“独善其身”。进川后,他更逐渐向老庄哲学靠拢,并对佛禅产生浓厚的兴趣,追求心境的平和与闲情逸致。1938年12月1日, 他在《中央日报·平民》副刊《编者的话》中写了一段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的话:“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这很快被概括为一种“与抗战无关论”而遭到猛烈批判。其实,这种批判是断章取义、曲解原意的。半个世纪后,第一个站出来为“与抗战无关论”平反的,是年逾八十的老作家柯灵。他在《回首灯火阑珊处》〔5〕等文中明确指出:“完整地理解前面引述的那段文字,却无论怎么推敲,也不能说它有什么原则性错误。”梁实秋受挫后,蛰居北碚的一座土屋里,真的开始写起“雅舍小品”来了。可以说,他以后的绝大多数散文,都是“雅舍”精神的延续。 作家在“雅舍”系列的开卷之作《雅舍》结尾写道:“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由此不难窥见他那离世独善、闲逸自娱的写作态度。这种心态在这篇名作中的一段文字中表现最为充分: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下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房顶浓印到处都有,起初有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岩然一声泥水下注,此刻满屋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梁实秋居此陋室,以乐写苦,怡然成趣,真是个“把生活当作艺术享受”的人,显得多么豁达、洒脱。没有表露出忧国忧民的心绪,这毕竟不大合于当时的世情。然而,众所周知,文学作品具有内容的多功能性,所以往往在某一时代不很合乎时尚的作品,在另一时代可能会变得颇为行时。50年代以后,读者和时代的需求已不同于抗战时期,人们希望在紧张的劳作之后,借助一些文学作品来调剂生活,获得娱乐,轻松一下心弦。《雅舍小品》的闲适性,正符合了这种需求。而且它孕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能启发读者思考生活、珍惜人生,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当然,梁实秋并没有闲适到“不食人间烟火色”,他的散文也没有超脱尘世,仍然不时闪射出时代的折光和现代文明的光芒。其作品中对形形色色世相的讽刺、对人生的杂感、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沉思,无不表现出他的真知灼见。从《北京年景》、《唐人自何处来》、《回忆抗战时期》、《记张自忠将军》到《暴发户》、《正月十二日》、《职业》等文,表达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军阀、对发国难财者、对畸形社会几十年一以贯之的不满与厌恶,以及对爱国将领、对海外赤子的由衷钦敬;从《古都乡情》、《北平的街道》、《孩子》到《由一位厨师自杀谈起》、《由厨房说到妇女解放》、《美国去来》等篇中,则表现出他在对传统文化和故国的思念中的反省与开放的眼光,以及对抱残守缺与盲目自大者的讥讽和抨击。这一切都是与“五四”时代所提倡的民主、科学和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的。即使是在谈论饮食的作品中,也不乏托物言志、感物抒怀之情的流露,像《火腿》、《馋》等文里所流露出来的思国怀乡之情就是相当真挚感人的。 梁实秋的散文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其散文常常引经据典、穿插各种掌故轶事、民俗风情、诗文俚语等等,旁征博引,学识深宏。如《手杖》从斯芬克思之谜。谈到《礼记·王制》中“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的制度,又从“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谈到陶渊明“策扶老以流憩”,谈到杜甫“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最后才说自己用手杖的经验;《牙签》先汇集《水浒传·序》、《佛国记》、《隋书·真瞻传》,莎士比亚《无事自扰》等书中关于牙签的记述,然后再谈北平饭店中的饭后送牙签的规矩,以及各种牙签的短长;《鸟》里则有济慈的《夜鹰》、雪莱的《云雀》以及诗人哈代的诗句的征引。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知识与开阔的眼界,但又无卖弄学识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