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392(2010)03-0047-05 按照国际法承认的领土主权获取方式及原则,中国对南中国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但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南中国海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及其他天然资源而受到国际关注。南中国海是重要国际通道,是连接东亚地区与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之间的交通要冲,素有亚洲的“地中海”之称。[1]南中国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等资源,被称之为“第二个波斯湾”。[2]正是由于南中国海的重要战略价值,使本不是“问题”的南中国海成为一个“问题海”。从表面上看,南中国海争端只是一个地区热点问题,但是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大国背景,隐藏着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争夺,印度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国。印度前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就曾称:“从阿拉伯海的北海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3]“对东亚和东南亚这些与印度有着天然密切联系的地区给予更多的关注是十分重要的,相信‘东向外交政策’(Look East foreign policy)将开启印度外交的新时代。”[4]印度“东扩”到南中国海地区,必然会以某种形式介入并影响南中国海争端。 一、印度“东进”政策的出台 1991年,印度拉奥政府制订并通过了一项“外交政策决议”(The Foreign Policy Resolution),强调面向东方的“新亚洲外交”的重要性,正式提出印度的“东进”战略。“一直以来,印度主要面向西方,加强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上的联系;现在是转向注重东方,发展同东南亚、远东国家间的投资贸易关系、政治对话和文化联系的时候了”。[5](P43)印度“东进”就是印度要将其影响力和活动范围向东推进,扩大到东南亚、南中国海及部分太平洋地区的一整套计划和方案。印度“东进”起初是想通过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国内经济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印度在亚太的战略空间。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及“9·11”事件后美国对印政策的调整,加上本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印度获得了一个进入亚太地区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印度“东进”也进入到新的阶段。按照印度外长贾斯万特·辛格的说法,“东进”政策新的阶段的特征之一是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在东盟国家和印度之间建立制度化的经济联系;特征之二是对“东”定义范围的扩大,“东”指的是从澳大利亚到中国和之间的以东盟为核心的广大地区,重点也从纯粹的经济问题转移到经济和安全问题,包括共同努力保护海上航线、共同对付恐怖主义等。[6]从此,“印度的安全考虑参数已明显超越南亚地理定义的范围,南亚经常是定义印度安全的一个含糊范畴,就印度的面积、地理位置、贸易联系和经济规模而言,印度关注的安全环境以及潜在的安全考虑包括从海湾到马六甲的印度西边、南边和东边地区,西北边的中亚,东北亚的中国和东南亚”。[7] 二、印度“东进”南中国海的方式和途径 印度认为,“凡是发生在印度洋区域的任何事情都会对其国家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都应给予关注。”[8](P59)近年来印度在南中国海地区频繁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明确界定南中国海为其“安全考虑参数”,并向南中国海积极挺进。 (一)东进东盟,涉足南中国海 早在20世纪40年代,潘尼迦就指出:一个自由稳定并有能力在东南亚承担应有责任的印度,是任何稳定的地区安全机制不可或缺的前提。[9](P87)东南亚既是阻止外来大国进攻的“缓冲地带”,也是印度向西太平洋扩大战略影响的重要“跳板”。[9](P86)冷战后,印度加紧发展与东盟的关系。1992年印度成为东盟的“部分对话伙伴”;1996年上升为“正式对话伙伴”;1997年印度主导建立了“印孟缅斯泰”五国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印度迈向东盟的重要一步。1998年举行了双边首次安全战略“高级官员会议”,开启了安全对话的新渠道。2001年在第七届东盟峰会上,印度成为继中、日、韩之后单独与东盟举行峰会的国家。2002年11月,印度与东盟举行首次领导人会议,确立了双方年度峰会机制,从而形成了继三个“10+1”之后的第四个“10+1”合作机制。同年,印度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3年双方签署《印度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划在未来10年建立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2004年双方签署《和平、进步与共同繁荣伙伴关系协定》,加入“10+4”对话机制。2005年印度参加在吉隆坡举行的第一届东亚峰会,这是印度自1991年开始东进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10](P11)2008年8月28日,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协定(FTA)最后达成,计划于2008年底曼谷东亚峰会期间正式签署该协定,但由于泰国政局动荡,峰会未能如期举行。 冷战后,印度与东盟国家的军事交往与合作也日益密切。1993年,印马签订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成立防务合作委员会。1994年,印度与新加坡海军举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1995年,东盟国家首脑会议决定把印度升级为全面“对话国”。1996年,印度加入了东盟地区论坛,为其涉足南中国海问题奠定了政治基础。目前印度已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和越南等国签署了多项防务协议。2000年3月,印度国防部长访越期间签署了《越南——印度防务合作协议》等15项军事合作协议,协议使印度首次将“东向”触角前伸至南中国海。印度根据与部分东盟国家签署的防务合作协议,几乎每年都举行各种联合演习,且演习次数逐年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2000年9月,印度海军导弹驱逐舰“拉吉普特”号访问印尼和越南,潜艇“辛杜维”号对新加坡进行了访问。同年10月,印度同越南、日本在南中国海海域举行了以反恐和打击海盗为名的海军联合军事演习。2002年5月,印度首次以观察员国身份派出军事观察员观摩在泰国举行的泰国、美国、新加坡三国“金色眼镜蛇”年度联合军演。2003年2月中旬,印度海军举行了代号为“米兰—2003”的海上军事演习,东盟国家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新加坡四国均应邀派海军部队参加了军演。同年3月,印度和新加坡海军在科钦岸外海举行了代号为“反潜行动”的联合军演。9月,印度海军两艘军舰抵达缅甸港口,与缅海军举行了为期4天的联合演习,这是20年来双方海军首次举行的联合军演。2004年,印度与新加坡签署了双边防务合作协议。2005年,印度航母“维拉特”号首次访问了新加坡、印尼和马来西亚。2007年6月,印度外长慕克吉访问印度尼西亚,印尼国会批准了两国间的防务合作协议。近年来,印度高层政要在各种场合多次表示,印度方面将加强同东盟国家的反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