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作家马识途今年已八十高龄了。他是当代一位老当益壮、创作活跃的文坛老将,也是我省文艺界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领导人。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在战斗工作之余几十年如一日辛勤笔耕,呕心沥血,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马老是与文学前辈巴老、沙老、艾老同辈的作家,然而,他的人生之路和文学之路却有着鲜明特点。记得马老曾多次说过,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然后才是一个作家。早在1935年,当马识途还是一个青年学生时,就在上海《中学生》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以后在抗战期间,马识途又在武汉《新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报告文学、通讯、杂文、小说、诗歌,并曾与张光年等人共同办过文学刊物《新地》。但是,马识途自1938年入党后,就长期在湖北、四川、云南等地从事党的地下斗争,是一个肩负重任的职业革命家。建国初期,马识途又在经济建设领导岗位上日夜操劳。后来,由于一个偶然的机遇,他才提起笔来,在六十年代初写了长篇小说《清江壮歌》、短篇小说《老三姐》、《找红军》等,不料却一炮打响,从此便一发不可收。马识途越来越热心于业余创作,是因为他明确意识到,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斗争生活写出来,同样是革命的需要,对时代和人民有益。马识途特殊的革命经历,使他真正跨上文学道路显得比同辈作家晚了一些,但他长期经受的革命斗争的锻炼、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和相当的文学修养,却在生活、思想、技巧等方面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一开始就出手不凡,显得成熟、厚实,特色鲜明,而没有某些青年作者起步时难以避免的单薄和稚气。 《清江壮歌》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更加激发了马识途的创作热情。正当他源源不断地写出反映地下斗争生活的新作,并初涉讽刺文学创作时,文革的风暴突然降临,马识途被打成“黑帮”,受尽摧残凌辱,被非法监禁达数年之久。但马识途对生活和文学的信念始终未泯,因而一当粉碎“四人帮”后,沐浴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他又重新焕发了艺术的青春。新时期十几年来,特别是自80年起他担任了四川省文联和四川省作协主席后,更是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为己任,在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指引下,勤于笔耕,勇于探索,坚持现实主义的文学道路,追求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创作了许多思想深刻、风格独特的作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 综观马老60年文学创作历程,我们看到,革命家和作家二者的和谐统一是贯串其中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马识途的创作,发轫于三、四十年代,六十年代出现了可喜的喷涌,而它真正的旺盛期、成熟期则是在新时期十余年间。马识途多达数百万字的、包括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杂文、诗歌、电影剧本、文艺评论等各种题材、体裁、形式的作品,大部分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在马识途的大量作品中,以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讽刺小说,杂文最有代表性,也最引人注目。这些作品从各个方面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老战士几十年来的战斗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再现了历史的悲壮与辉煌,也熔铸了直面现实人生的热忱与忧思,它们象一面面镜子,折射了历史的沧桑,映现了时代的风云。马识途的创作,以其鲜明的思想倾向、深广的历史内容及对小说民族化大众化的执著追求而永葆艺术的生命活力,从而在当代文坛上独具一格。马识途的文学创作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二 在马识途的整个创作中,革命历史题材和反映旧社会生活的小说创作代表了马识途主要的艺术成就,也集中地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长期的革命斗争经历,是马识途特有的生活的“富矿”,他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地在这一艺术领地里深入开采、冶炼,结出了累累硕果。继六十年代的《清江壮歌》、《老三姐》、《找红军》等之后,新时期以来他又陆续创作了《夜谭十记》、《三战华园》、《马蜀女杰》、《京华夜谭》、《雷神传奇》、《秋香外传》等长、 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三、四十年代地下党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生活,热情讴歌了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英雄业绩和高尚情操,读着这些作品,宛若眼前展开了一幅幅我国人民光辉革命征程的广阔历史画图。 马识途这些作品所以具有激动人心力量,首先来源于作家有着革命斗争的切身体验和真挚饱满的革命感情。马识途在谈他为什么写小说时,表述了他的创作初衷,他说:“过去沉积在我的记忆底层的人和事,一下子被翻腾出来,象走马灯似的在我的眼前转动。有时半夜醒来,当年许多革命人物跑到我的面前,在催促我,责备我,问我为什么不把他们的斗争事迹写出来。”〔1〕在这种激情喷涌、不能自已的情况下, 作家提笔为文。马识途的这些作品,堪称丰富多彩的地下斗争生活同一个革命战士强烈饱满的革命感情的艺术结晶。 马识途的作品塑造了众多不同经历、教养、个性、命运的地下党员和革命先烈的形象,写出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性格,写出了革命者的人性人情美。既反映了革命斗争的严酷性复杂性,又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感人至深的人情味,这是马识途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 最能体现这个特色的,首推作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清江壮歌》。这是作家用震颤的心灵,交织着血泪谱写出的一曲震撼人心的悲壮颂歌! 《清江壮歌》反映的是1940—41年间,在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险恶政治形势下,鄂西某山城的地下党组织同国民党特务所进行的一场尖锐激烈、惊心动魄的斗争。作品展开了那个时代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面,塑造了包括革命烈士、地下工作者、知识分子、农民、叛徒、特务等各种人物形象。通过复杂的斗争和严峻的考验,不仅表现了共产党人的斗争意志和献身精神,也细腻感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夫妻之情、父子、母子之爱和战友情谊等等,从各个生活侧面,揭示了革命者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 书中特委妇女部长柳一青的形象,是写得最动人的。她是一个坚强的革命者,但作家并未忘记她毕竟是个才二十几岁的热情、爽朗的青年,是温柔的妻子和慈爱的母亲。她对丈夫温柔体贴,丈夫为革命奔波,她时时担心惦念。她带着诞生才一月的女儿入狱,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保护和哺育孩子。灭绝人性的敌人企图用打死孩子来逼降,骨肉连心,她以惊人的毅力忍受了对自己感情的剧烈煎熬。特别是她临刑前给丈夫任远的那封诀别信,仿佛用鲜血和生命凝成。在信中,为革命献身的坚定信念,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对下一代的爱抚期望,对丈夫的爱恋体贴,斑斑血泪,缕缕情思,在字里行间水乳交融,真是侠骨柔肠,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