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社会步入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消费文化盛行,有谁能面壁书斋苦心孤诣地写作长篇?又有谁会逐字逐句地去品味这种呕心沥血的创作?然而,据圈内人介绍,仅1994年一年,全国出版的长篇新作竟达500多部。 近年也有几部长篇小说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相当部分颇具实力的作家接受的出版社约稿已不再是中短篇或散文,而是“千金一诺”的长篇。街头书摊也卖劲地出售着雅的俗的长篇小说。那么,究竟是象一些人感叹的“严肃文学正在急遽滑坡”,还是如部分报章所述的“中国长篇小说正逐步走向再度繁荣”?目前,至少读书圈的人士关心:转型期是否是出长篇巨著的时代? 背景:气氛宽松 纵观中国文坛,1978年前是长篇创作为主。五六十年代,每年出版长篇小说10余部,如《青春之歌》、《红岩》,不仅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众,甚而影响了一代人。 近十多年,中国文学创作出现过两度高潮。在1978年第一个创作高潮中,长篇小说寥若晨星。当时人们刚刚走出政治生活的阴霾,需要的是直抒胸臆的文学作品来倾吐和渲泄。而长篇本身也需要有一个把葡萄酿成酒的过程。到了1985年至90年代初第二个高潮,作家已不再将着眼点集中于政治生活,而是更多地转入个人生活和内心感受。由此,这一时期众多的长篇小说出现了全新的变化。 问一些作家在当前这种时代环境中创作感受如何?普遍认为是一种相宜的背景。不少创作活跃的作家持这样一种观点:社会生活的转变未必决定这个时代是否出好作品。因为每个时代——动荡的或安宁的——都可能有优秀的作家作品诞生。而且,其优秀之作也未必是现实题材,有可能是历史或虚构的题材。但社会生活及其转变必然会渗透到作家的精神之中,从而由深层次影响其创作。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时代若气氛宽松,对作家创作是保障,更是一种推动。 曾做了十多年文学编辑的朱伟说:文学发展至今,作家单靠一个登高一呼或是意蕴深厚的短篇是很难走红的。对一个优秀的作家,还要求他的作品量。许多作家正是基于自己在中短篇创作上的一定准备,想反映更宽广的对世界的认识,因而转入长篇写作。 作家余华认为现在文学创作的大环境很好。与几年前不同的是新闻媒体的介入、书商的介入,使文学创作不再局限于文学圈内部和作家的书房,而是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拓展性,使作家创作走上更面向社会的健康道路。而且今日中国文坛已经没有权威。每个人可以用作品抒发自己,也可以用自己的观点评论别人的作品,而政治观点相异的矛盾在文学批评中已被尽可能地抑止。经济改革对文学的冲击也为一些作家潜心创作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能性。比如余华本人,因家庭关系由嘉兴市文联调入北京,自1993年起就没有再找工作单位,而是把个人档案放到全国人才交流中心,全心全意地当起了职业作家。他每天以写作为工作,戏称“自己给自己打工”。他已发表《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3部长篇。其中《在细雨中呼喊》被推荐为第4届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 既然创作环境气氛宽松,作品追求主题多样,作家对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便显得“拿得起、放得下”了。著名作家王蒙认为当前的小说越来越走向“逐步的边缘化”。因为不大可能每一篇小说都是大声疾呼的或震聋发聩的。文学界同行也日益同意这样一种观点,那种“抱着真理在手、正义在胸的态度,要使我们的文学继续保持社会中心的地位,成为精神火把和指引我们前进的鲜红旗帜”的信念或曰激愤,已难以影响文学的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室副主任、文学评论家雷达认为:90年代以来作家采取的关注生活与创作的视角不是党派观点、阶级观点,也不是政治说教、道德说教,而是全新的、深刻的大文化的视角。同样,文学批评也由外趋内,更重视作品本身的价值和所遵循的艺术规律。这无形中给了创作者一种放松的心态。 长篇小说是否真繁荣? 1994年一年,新出的长篇小说数目就等于50年代初到1980年的总和。长篇小说出得多,出版社约长篇书稿也显得兴致勃勃,那么长篇小说是否卖得很好? 走访北京市新华书店,总经理鲁杰民对记者说,新华书店对长篇小说进得比较小心。除《废都》、《白鹿原》进了三四万册还供不应求外,一般也就敢进个一千来册。应当说读者是很有眼光的。有的书一版之后就销声匿迹,而好书却是第二第三版地使劲印。比如一些古典名著,每套书全国累计销售上百万册。当今的长篇小说却没有这样的销售势头。销得比较好的如《我的父亲邓小平》、《我与乔冠华》等,都是纪实作品,并不是长篇小说。目前盗版图书很多,但长篇小说除《废都》之外没听说有出盗版书的。贾平凹的一本《废都》据说被盗版上百万册,不少书商靠它发了财,贾平凹和出版社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从商业的眼光看,长篇说不上繁荣。平庸的作品比较多,应当呼唤有分量的传世之作。 第4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副主任委员、 作家邓友梅认为:从长篇小说的自身质量来看,绝对地说,中国的长篇小说并没有到达成熟期。但就其普遍水准,尤其是题材的广泛性、叙述手法的多样性、不同层面的探索性都是具有可取之处的。即使百里挑一,一年也能有4部佳作, 如果真能载入史册,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长篇小说中,有从严肃的到轻松的,而且有时一位作家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可以说近年长篇小说是在走向繁荣。 邓友梅认为当前产生好的长篇至少有两个有利的因素:一是当中短篇达到一个高峰期,许多作家自然会致力在新领域发展,加上时代、观念的飞速转化,作家在有所比较中对逝去的时代有了较深的认识,同时也对当前时代的新鲜感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二是读者阅读趣味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他们不再需求政治渲泄的作品,而是要好好坐下来欣赏一下充满艺术气质的纯文学作品。长篇有幸成为理想的选择。而且转型期观念和社会生活的难把持性也促使不少读者到文学作品中寻求精神家园和理想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