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研究《文选》诗歌的时间模式,可以说明汉末至南朝时期诗歌的基本表现形态。按照时间概念的内在结构,出现于《文选》诗歌中的时间可以划分为聚焦、对立、流逝、综合四种模式类型。从具体的数量、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不仅可见它们对传统诗歌时间模式的继承与创新,而且可见这些时间模式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与规律,从而实现《文选》诗歌一以贯之的主题——伤逝。 《文选》卷十九~卷三十一所收的全是诗歌。这些诗歌上起汉末,下迄南朝,共有443首。在这443首诗歌中,涉及时间概念的约有320首,占总数的72%。出现在诗中的时间概念,又有其独特的内在结构,即时间模式。时间模式与诗歌整体结构模式有一定的联系:诗人可以通过时间模式结构全诗,也可以把时间模式固定为诗歌整体结构的一个环节。在《文选》诗歌中,时间模式是整体结构的一个环节。大致而言,在《文选》涉及时间概念的320首诗歌中,时间模式可分为四种:一是聚焦模式,指诗歌中出现的时间聚集在一个焦点上。这种模式所占比例最大,有160首,占总数的50%。二是对立模式,指诗歌中的时间以对立形态出现,如朝夕、今昔等。这类诗歌有59首,占总数的18.43%。三是流逝模式,指诗歌中的时间不是静止地固定在特定的时间点上或对立的时间中,它遵循着直线型运动规律,流动着,消逝着。这类诗歌有28首,占总数的8.75%。四是综合模式,在这类诗歌中,两种或三种模式并存,这一类诗歌有73首,占22.81%。以下分别论述之。 聚焦模式 聚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诗人截住了源源不断的时间之流,将一年中的春、夏、秋、冬与一天中的晨、昼、暮、夜拆裂开来,让它们独立地出现在诗歌中,成为一首诗歌的中心时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昼夜,因为它们带来的自然现象不同,往往在人类心灵上映射出不同性质的体验与感受。 《文选》诗歌中自然时间类型大量存在,共141首。试将四季与昼夜划分开来加以分析。 表一: 季节春夏 秋 冬 合计 数量 124 274 47 表二: 昼夜晨昼暮夜 合计 数量9426 1857 表三: 综合 秋秋秋秋春夏冬冬合 时间 日晨暮夜昼暮晨夜计 数量 32622 111137 从表一、表二的统计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代诗人所偏爱的时间在季节中为秋,在日夜中为暮。暮与秋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处于转折点的位置上,诗人在暮与秋这种时间转换的焦点上频繁地傍徨与哀叹,因而,转换的焦点时间浸透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双重忧伤。这一首首秋之曲与暮之歌谱写出这一时代诗人在时光的流逝中无可奈何的伤感与恐惧。 从表三可以看出,在综合的时间中诗人最为偏爱的是秋夜。秋天的夜晚,霜露掩盖了繁华与生机,陪伴着诗人的,只有一样孤独的明月与灯光。时间的转折已经完成,光明与生机消失了踪影,留下的只有黑暗与凄清。因此,在秋夜这冷清的时间里,流淌着更为沉重的时光消逝的悲哀。 时间名词在诗中大量出现,时间名词以其深厚的内在意蕴默默地感动着读者。但是,时间名词本身是单调的,秋、日、夜、暮等作为单个的字从字形、读音各个角度并不比其它汉字具有更多的艺术特征,那么,诗人怎样将时间名词化为缤纷的艺术形象,使它更能直观地感动读者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经》、《楚辞》那里,人们早已寻找到一条道路:意象堆积。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楚辞·招魂》)、“悲哉秋之为气兮,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九辨》)等等,时间被缤纷的意象装点着,意象因时间而存在,又自觉地装饰着时间。时间,在诗中就是以意象的存在而存在。 时间的意象堆积法为诗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活力,《文选》中聚焦模式的诗歌采取这种手法的约有百首,占这141首自然时间聚焦模式诗歌的70%。我们可以以一首诗为例,分析《文选》中诗歌所使用的意象堆积法: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阳鸟收和响,寒蝉无余音。白露中夜结,木落柯条森。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愿望无所见,惟睹松柏阴。(张载《七哀诗》其二) 这首诗的基本时间焦点为秋天的黄昏。在这一焦点时间出现了诸多意象:(1)秋风、(2)阳鸟、(3)寒蝉、(4)白露、(5)落木、(6)夕阳、(7)松柏。在这七种意象中,(4)、(5)、(6)三者基本因袭了《诗经》与《楚辞》,(1)、(2)、(3)、(7)四种意象则是在《诗经》与《楚辞》中不多见的新鲜意象。传统的意象与新鲜的意象在此诗中共同营造出了准确、精致的秋日暮景。《文选》中诗歌的时间意象就是在这种传承与更新之中挣扎着生存:传统没有被抛弃,但自觉的诗人已在苦心经营新的意象。于是,霜露、夕阳、蟋蟀、明月等传统意象与松柏、飞蓬、雁、菊等新鲜意象并置在《文选》的诗歌之中。新鲜意象是这一时代诗人刻意选择的,它折射出创作主体与前代诗人的不同心态。就张载这首诗而言,秋风、阳鸟、寒蝉与松柏这些新鲜意象,隐隐流动着诗人在秋暮之时独特的灰色与苍凉的心理感受:秋风一过,万木萧瑟;春鸟不再鸣叫,秋蝉也在寒风中战栗……而在一切的尽头,则是象征死亡的松柏。这些意象,准确而又巧妙地凸现诗人无法把握时间,最终也就无法把握生命的无奈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