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11)01-0011-09 一、对康德的误解 众所周知,康德是一位突出“纯粹理性”的地位并相应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哲学”(die transzendentale Philosophie)的哲学家。于是,人们很容易把他的哲学归结到理性主义阵营,而且认为他忽视感性经验,不重实际。尤其是在伦理学范围,人们会把康德的伦理学当作“形式主义伦理学”来看待,认为它完全撇开了经验条件,而把确立无条件的“定言命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作为根本目的。正如德国当代学者福伦克尔·格哈特所言:“康德的道德哲学以其严肃主义(Rigorismus)而声名狼藉。这种严肃主义,又代表着原则的统治、冰冷的抽象和同生命的无条件的对立。所有经验性的东西……都是为批判的伦理学完全不熟悉的。由此出发,康德主义者一再得出了这种误导的结论:康德的伦理学独立于经验性的条件。这种误解,直到今天都使得批判的道德哲学受到严重损害。”[1](P204)① 与普遍相信康德不注重经验性的条件相关,人们也常常以为康德的哲学缺乏实用的维度。这不仅是说康德的哲学没有实用价值,而且首先是说康德作为哲学家在展开自己的思想时,根本不考虑自己思想的实际用处,就好像康德所要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实用的东西似的。康德的伦理学尤其加深了人们的这一印象,因为康德在这里似乎把致力于幸福的原则,统统归结为经验性的,并由此而置于纯形式的定言命令之下。 在对康德哲学的这种有些简单化的成见普遍流行之际,令人高兴的是,有少数学者极为敏锐地意识到了:康德在展开自己的思想时,其实是把经验性的条件作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的,与此同时,他也特别注重把自己的研究指向一个实用的意图。例如,福伦克尔·格哈特教授在其总体描述康德哲学的《理性与生命》一书中,就试图突出康德哲学的“生存—实用的出发点”。[1](P14)在英语世界,约瑟夫·西蒙(Josef Simon)更是有意地肯定了康德“批判思维”的实用的维度。[2](P183~204) 二、“康德思想的实用维度”这一提法的含义 在上述少数学者的启发下,笔者试图对康德思想的实用维度进行带有总体性的但只是粗线条的考察。只是在进行这种考察之前,还需要明确“康德思想的实用维度”这一提法的具体含义。 说到康德思想的实用维度,人们很可能做这样一种理解:不管康德本人是否意识到,康德的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实用的价值。显然,这并不是本文所要论证的。本文想要论证的是:康德本人自觉地意识到,他的全部思想和研究活动,都跟他自己的经验性的生存密切相关,都是他的生命活动的内在的构成部分,因此,他便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生存或生命活动当作自己的思想借以展开的出发点,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活动不可能完全撇开他自己个人生存的实用的意图。不仅如此,康德还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同其他人的生存关联起来,因此,他还自觉地把自己的致力于真理的思想探索活动,同“人类”(die Menschheit)的普遍“福利”、“幸福”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应该指向谋求人类的普遍福利或幸福。 此外,当我们说到康德思想的实用维度时,这里所说的“康德思想”,并不仅限于康德的纯粹哲学思想,而且涉及康德除哲学之外的其他思想活动,包括教学活动。 三、康德对其思想活动与其生存之关联的自觉意识 毫无疑问,任何生存于经验现实中的人类个体,都不可能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同自己的现实生存彻底割裂开来,即使是从事纯粹的哲学思辨活动,也不可能不关涉到自己的实际生存。在这一点上,康德也不例外。尽管作为思想家的他主要是一位哲学家,而作为哲学家,他确实希望自己把哲学的探索活动作为一种真正自由的、超越现实的生存压力的活动,而避免把哲学活动仅仅当作“挣面包的技艺”,但是,现实生活的压力,毕竟使康德意识到:赢得一种更好的社会处境和地位,对于从事哲学活动异常地重要。倘若没有在大学里取得一个教授的席位,就不可能有更好的机会来从事哲学研究和讲学活动。 从康德努力为自己谋取大学讲授席位这个例子中,人们就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的务实的一面。康德是在1770年即他年满46岁时才获得教授席位的。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不得不靠作为家庭教师和照管个别大学生来获得很不稳定的收入。1765年,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他还为自己谋取了大学图书馆的下属图书馆员的职位。我们并不能断言,康德本人安于这种生活状态,相反地,他对于获得教授席位充满了期望。1756年,为了继任早逝的马丁·克努真在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方面的教授席位,康德向“至尊的、最强大的国王”,他的“最为仁慈的国王和主人”腓特烈二世提出了第一次申请;他第二次想继任基普克(Kypke)的教授席位却没有结果的申请函,于1758年邮寄给“主宰全俄罗斯人的至尊的、最强大的凯瑟林(Kayserin)”,寄给了女沙皇伊丽莎白(Elisabeth)。接着,他的下一次申请,于1765年再次写给了腓特烈。但是,这些申请都没有结果。1770年3月15日,哥尼斯堡大学长期患病的数学家朗汉森教授(Langhansen)去世了。3月16日,康德再次写信给主管部长,建议把这个空缺下来的位置,或者转移给死者的女婿、道德学教授的占据者克里斯蒂安尼(Christiani),或者给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布克(10,90)。他希望通过这样,自己最终能获得一个教授位置。3月19日,康德在致国王的一份申请中重复了他的建议(10,92)。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3月31日,主管部门终于发出了康德被聘任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的内阁任命书(Cabinetsoudre),这个位置,是布克为他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