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0)05-0085-07 一、被动性与主动性 兰德格雷贝在《被动构造问题》① 一文中指出,胡塞尔的“被动性”概念至少包含两层含义,即“原初被动性”(ursprüngliche Passivit
t)或“原被动性”(Urpassivit
t)和“第二性的被动性”(sekund
re Passivit
t)。所谓“原初被动性”是指,“在自我不作为”(ohne Tun des Ich)或“我思之前”,甚至在“无自我”(Ichlos)的情况下仍然发生的意识流动②,它意味着主观性所先天具有的时间化(Zeitigung)的构造能力,凭借这种能力,主观性通过内在时间意识而构造出了它的体验的原初统一。这个意义上的“被动性”被胡塞尔定义为“纯粹触发性的在先被给予性、被动的存在信念,在这里尚不含有任何认识成就,它只是‘刺激’而已”。③ 所谓“第二性的被动性”是指,所有那些被意识所主动构造出来的东西,都会成为自我的“习性”(Habitualit
t),而自我可以一再地回溯到这些“习性”之上。因而,这个意义上的“被动性”是一种后于“主动性”、后于“我作为”(Ich- tue)的意识活动能力。相反,“原被动性”,也即真正意义上的“被动性”,则先于所有的“主动性”并且构成了所有“主动构造”和“主动综合”的前提。④ 与“被动性”概念相对应,“主动性”概念也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之分。所谓广义的“主动性”是指已经将“被动性”包含在了自身之中,但是这种被包含的“被动性”并不是“原被动性”意义上的“被动性”,而是“第二性的被动性”,为此胡塞尔才能谈到所谓的“主动性中的被动性”。在《经验与判断》中,胡塞尔是这样说的:“由此可见,在主动性之先并非只有一种被动性,即作为原初地被构造的、但只是前构造的时间之流的被动性,而且也有一种覆盖在它之上的、真正对象化的、也就是使诸对象主题化或共主题化的被动性;这样一种被动性并不是作为基础而归属于行为的,而是作为行为而归属于行为的,它是一种主动性中的被动性。”[1] 所谓狭义的“主动性”则恰恰与“原被动性”相对应,是指自我由于受到了世间之物或观念之物的吸引或刺激而被触发,将注意力主动朝向某个东西或某种事态,对之进行命名、判断和评价的意识行为。在胡塞尔看来,“无论如何,任何一种作为最低层次的主动性的构建都必然以一种预先被给予的被动性为前提”⑤,包括逻辑理性在内的、最宽泛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所有成就,比如“集合活动(Kolligieren)中的集合(Menge),计数活动(Z
hlen)中的数字(Zahl),划分活动(Teilen)中的部分(Teil),述谓活动(Pr
dizieren)中的谓词(Pr
dikat)或者述谓的事态,推理活动(Schlieβen)中的结论(Schluβ)等等”⑥ 都是在被动的预先被给予性的基础上进行主动构造的产物。在《经验与判断》中,胡塞尔这样说道:“知觉活动,对个别对象的知觉的转向,以及对这些对象的观察(Betrachtung)和展显(Explikation),都已经是自我的一种主动的成就了。这种成就本身的前提是,已有某物被预先给予我们了,我们能够在知觉中转向这个某物。并且,被预先给予出来的并不单纯是一些自身孤立的个别客体,而总是一个预先被给予性的场境,单个的东西都是从它里面凸显出来的,并且可以说是被‘吸引’到知觉和知觉性的观察上来的。我们说,那吸引我们去知觉的东西是在我们的周围世界中预先被给予出来的,是从我们的周围世界那里对我们发出刺激的。”⑦ 在知觉的被动性阶段,自我还停留在一种被动的存在信念之中,即相信有某个东西存在着。但是自我并不满足于这种素朴的存在信念,它还试图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获得关于这个对象“是什么”(Was)以及“怎么样”(Wie)的知识,试图全面地把握这个对象的内在性质和外部规定。这就迫使自我从知觉的被动性阶段前进到知觉的主动性阶段。 二、主动观察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