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瓠即葫芦,古代亦称瓜瓞、瓜、瓠、瓜苦或瓜瓠等等,中华民族早在远古时代就已食用,成为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了;而作为文化之研究,则具有独特而悠久的历史内涵。 一、中华葫芦先祖 根据多方面研究,葫芦生人、葫芦先祖,这是远在母系氏族社会之母体崇拜时期传下的一古老神秘观念。这一古老观念,在悠久的历史衍变、积淀中,总是与氏族之兴起延续、祭祖敬老,或者婚姻、多子等事物相联系,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葫芦文化。 例如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这盘古就是槃瓠,而槃瓠亦即葫芦。所谓“开天辟地”,就是创造世界,创造人类和万物,这葫芦是造物主,也就是人类的先祖。 再如传说的伏羲和女娲,据调查,有包括汉族在内的二十多个民族,都视之为自己的先祖。例如贵州的水族传说,葫芦是由伏羲女娲兄妹培植的,再由葫芦繁衍出人类。再如滇川地区的凉山彝族传说,伏羲女娲兄妹是在远古洪水泛滥中,躲入葫芦得活,从而结配生子,并成为彝、藏、汉各族的先祖。尽管说法有不同,总是离不开葫芦。直至当今,居住在我国西南各地的一些少数民族,仍把葫芦当作祖先崇拜的实体。而彝族语言的“先祖”和“葫芦”就是一个单词:阿普。 关于祭祖敬老用葫芦,在我们汉族的古代经典《礼记·玉藻》中,可找到古时祭礼的有关记载:“瓜祭上环”。所谓“祭上环”,就是把葫芦切断后(成环形),取用与茎蒂相连的那一环,示不忘记根本也。不忘根本,就是不忘先祖。很显然,这是“葫芦先祖”观念的扩大与延伸。 关于葫芦与礼器,《礼记·郊特牲》记载,古时郊祭与婚礼,器皆用匏。郊祭用匏,是为了“象天地之性”,婚礼用匏,其注云,是为“用太古之器,重夫妇之始也”。这里所谓的“天地之性”与“夫妇之始”,与上边所谈的盘古开天辟地及伏羲女娲结配生人,便又联系在一起了。《礼记·昏义》中还有一条古俗:男女成婚,要夫妇“共牢而食,合卺而醑。”所谓共牢而食,即同吃一个牲牢,不食异性;所谓合卺而醑,阮湛《三礼图》的解释是:“合卺,破匏(葫芦)为之,以线连两端,其制一同匏爵。”再说得明白些,就是剖葫芦为两瓢,用线把两个瓢柄相连结,然后盛酒供男女各执一瓢以合饮,用两瓢之相合,象征夫妇之合体。这也就是“夫妇之始”了,所以,“合卺”就是成婚,已成为一个典故。据报导,居住在云南南华县属哀牢山区的“罗罗”彝,至今还在他们的婚礼中使用这办法,同《礼记》所谓的“合卺”相一致。此种历史之积淀,从母系氏族社会算起至今六、七千年,而彝汉之间,经济文化状况都有很大不同,独有这古老的“葫芦”意识竟是如此相似,实在令人惊叹。这也足以说明中华民族圈内多民族之间,具有何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关系。 唐朝有一本奇书《开元占经》。它指匏为“天瓜”也,并引《黄帝占》说:“匏瓜星主后宫”,“匏瓜星明,则……后宫多子孙,星不明,后失势。”请看这“葫芦生人”的原始观念与后世占卜术结合,居然造出了预告后妃生子与否的神星。其荒诞与否且不说,却可以看出这远古母体崇拜时代的祖灵葫芦,在后世漫长的民族生活历史中,占有多么神圣的地位。 《诗经》之言葫芦,可涉及十来个篇章,构成一个系列。其用法如上述:一是单用为植物名,即兼食兼用之物名;二是兼用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象征或暗示。这也就是本文的论述范围。在这范围内,我们可以看见上述那个神秘的祖灵葫芦,与多个诗篇之间的各式各样的联系。只是《诗经》之特点,既不同于历史传说,也不同于有关典籍,他不言古俗之原委,也不言何种道理,只是用诗歌的语言,作为一种情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它写进诗章罢了。因此,也就给后世的经师、学者带来极大困难。因为年久日旷,都埋在历史深处,不经开掘翻检,便很难知其底细了。兹先举《大雅·绵》一例: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此诗题旨很明确,整篇咏周人之先祖古公亶父率领子孙后代创业繁衍的历史功绩。全诗九章,此其第一章,开头以“绵绵瓜瓞”起句,兴起周民之初生。这瓜瓞就是葫芦,绵绵,即生殖连绵延续。这绵绵延续的葫芦就是远古母体崇拜中的祖灵实体,亦即上述葫芦文化中的葫芦先祖。葫芦繁衍不绝,它的子孙也就绵延不绝。这就是此诗葫芦起兴的真谛。 下面看历代经师、学者的一些注疏: 《毛传》:兴也。绵绵,不绝貌。这里释“绵绵”为不绝,不错,但没有说清它与“民之初生”的真正联系。再看下面《郑笺》: 瓜之本实,继先岁之瓜必小,状似瓝,故谓之瓞,……绵绵然若无长大之时。兴者,喻后稷乃帝喾之后……历代亦绵绵然,至大王而德益盛,得其民心而兴王业。故本周之兴,云于沮漆也。这是郑氏对《毛传》作补充,又加言一些瓜大瓜小之义,以喻周民成长的历史曲折。此说影响较大,后世学者多从之。但它歪曲了《毛传》,而且画蛇添足。所以《毛诗郑笺平议》就批评说:“胡氏《后笺》云:‘此诗取兴,似只为周家历世长久之喻,故《传》云绵绵不绝貌。不必专以瓜喻盛大,瓞喻衰微。’”看来,《平议》是对的,《郑笺》言繁,不如《毛传》言简。当今《诗经今注》折中其义:“瓜指大瓜,瓞指小瓜。诗用瓜瓞的连绵不断比喻周朝子孙的众多。”这也代表着当今许多注家的意思,也符合一般的理解常识,但是只有一点,均未明匏瓠的取兴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