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旷达词多层面、多角度地抒发了辛弃疾达观洒脱、开朗自适的情怀,展现出潇洒飘逸、疏淡自然、幽默诙谐的美学特色。 旷达词既有老庄哲学思想的影响,也是辛弃疾心灵的愿望同客观现实相撞击的结果,还有辛弃疾个人性格因素的渗入,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正常健康的心理需求,它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表现了词人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 关键词 旷达词 达观洒脱 疏淡自然 健康心理的艺术展现 在辛弃疾的词作中,有相当数量的达观闲适之作。囿于对辛词“大声镗嗒,小声铿锵,横绝六合,扫空万古”〔1〕的传统定论, 辛词的研究者多将注意力放在豪放词上,而对辛词中的达观闲适之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恰当的评价。我们认为:辛词中大量的达观闲适之作,是词人转换角度考察人生的结果;或者说,是词人对人生价值新认识的美学表现。其表现出的人生态度达观超脱,审美情趣潇洒飘逸,自有一种旷达的艺术风格,我们不妨将其称作“旷达词”。 旷达词在辛弃疾的词作中占有相当比重,范开说辛词的创作“苟不得之于嬉笑,则得之于行乐;不得之于行乐,则得之于醉墨淋漓之际”。〔2〕辛词仿佛随口诵出的肺腑之语,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中, 表现出的情趣复杂多样。所以“其词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3〕意趣迥然,风格各异。有慷慨悲壮,抒一腔爱国热血的豪放词;也有情意缠绵,诉一番温柔之情的婉约词;亦不乏忘怀世事,淡泊其心,达观自适的旷达词。 辛弃疾的旷达词表现了其思想的一个重要层面,多角度地抒发了词人达观洒脱,潇洒自适的情怀。 首先,词人于“醉墨淋漓之际”,敞开坦荡的胸襟,无拘无束地吟唱对世事的淡泊,忘怀: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 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这是对恬静自在的山林生活的憧憬向往,也是对世事的淡忘超脱,词中流淌着退出仕途隐居江湖的情感。直接吟唱退居归隐情怀的词作,在辛弃疾的旷达词中甚多,如:“十里涨春波,一样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人生行乐身,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4〕“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5〕 其次,辛弃疾的旷达词表现出词人欲追随前贤,远离禄禄尘世,避开官场倾轧,开拓一种新的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其中,词人特别表现出对陶渊明的追慕与赞叹。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酒对秋风。 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放翁。 (《鹧鸪天》) 种豆南山,零落一顷为箕。也吟草盛豆稀。风流划地,向尊前,采菊题词。悠然忽见,此山正绕东篱。千载襟期,高情想象当时。小阁横空,朝来翠扑人衣。是中真趣,问骋怀,游月谁知。无心出岫,白云一片孤飞。(《新荷叶》)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出,未勇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最高楼》) 辛弃疾追慕陶渊明远离尘世的生活方式和自由从容的精神情趣是其表,而其深层内蕴则是对生命的重新审视,对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的重新体认,陶渊明的恬淡自适使得词人能在绝望的窒息中获得生存的氧气,词人参照陶渊明的精神境界,来转换自己的生活角度和理想角度。尽管这样并没有成为主宰词人精神世界的唯一力量,但词人凭此得以不时调整自己审视生活的角度和内心世界的平衡。慕陶的情感经过艺术表达,已成为辛弃疾旷达词审美情趣的重要方面。 其三,对狂逸放任的生活行为的吟唱,也是辛弃疾旷达词的内容之一。狂逸放任原本是魏晋士人的一种生活风度,其内涵蕴有对世俗礼教的鄙弃和精神自由的向往,后代的中国文人则往往将其作为反抗现实或反叛传统礼教的消极表现方式。辛弃疾旷达词中多处描述了狂放的生活行为: 官事易未了,且向酒边来。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但放平生丘壑,莫管旁人嘲骂,深蛰要惊雷。白发还自笑,何地置衰颓。(《水调歌头》) 这里我行我素的狂放,也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在狂逸放任的吟唱中,词人已进入一种新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主体精神的自由无羁和对世事的超脱及否定。他需要通过狂放行为来表现酣畅的情感,“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一烟来”〔6〕“昨夜山公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试与扶头醉未醒,休问,梦魂犹在葛家溪”〔7〕这里显然是个放荡不羁无拘无束的狂士形象, 其中既有对现实不满的发泄,也有精神解脱的自我欣赏。 旷达词中的狂逸放任总是同饮酒联系在一起。酒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催化剂,它能让人消沉:“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8〕也可促人激愤:“啼鸟还知如许恨,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9〕辛弃疾精神转换或升华常借助酒力来完成,他的达观洒脱在饮酒时表现得最为充分: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醉里不知谁是我,非云非月非鹤。(《念奴娇》)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