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10)04-0225-03 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学界已经对海外华文新文学与海外华文旧文学作了大致的划分,即以五四运动为界,以是用文言创作还是以白话创作为区分标准。但就我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直至今日,对于海外华文新文学的发生仍没有专文论述,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华文”是东南亚华语作家的习惯性用法。华文文学,就其字面意义来说,即中文文学,英文表述为Chinese Literature,从语种上来说,无论是中国大陆文学还是台港澳地区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都属于华文文学。正如陈贤茂教授所言,华文文学除了包括中国文学,还包括海外各国出版的华文文学作品。而“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凡是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文学作品,都称为海外华文文学”[1]。就作者而言,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是用华文即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就可称为华文文学,反之,即使是中国人,他不是用华文创作的作品只能称为华人文学而非华文文学。 就海外华文文学作者来说,又可分为几类,一是侨居海外的中国作家;二是已经加入外国籍的中国作家,他们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也属于华文文学;三是留学生文学,他们的作品在海外写成,不管在什么地方发表,都可视为海外华文文学。我在这里特地提出留学生文学属于海外华文文学,是因为他们在域外进行文学创作;这虽然不算新鲜的观点,但就海外华文新文学的发生而言,却是十分重要的。 一、海外华文新文学之发生 海外华文新文学分为东亚和欧美澳这两大块。东亚华文新文学又包括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和东北亚华文新文学两部分。就东南亚华文新文学来说,“海外华文报纸中,最先出现白话文学作品的是新加坡。据新加坡文学史家方修的考证,早在1919年12月,新加坡的《新国民日报》副刊《新国民杂志》,已开始刊登具有新思想、新精神的白话文学作品。随后,马来亚各地的华文报纸也都相继刊登白话文学作品。1927年,吴碧岩在曼谷创办《国民日报》,辟有文艺副刊,主要发表本地的白话文学作品,可算是泰华新文学的发端。华文新文学作品在菲律宾的出现又更迟一些。大约1934年前后,菲律宾青年商人林健民办了两种文艺刊物,即《天马》(16开一本)和《海风》(只有16开一张),专门发表新诗和小说、散文,培养了不少青年作者,也为菲律宾新文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印尼1921年在巴城创办的《新报》和《天声日报》、1922年棉兰《南洋日报》文艺副刊发表华侨的创作,可视为印华文学的开端。[3]1938年底,越南华侨救国总会主办的《全民日报》出版,标志着越南华文文学创作的开始。[4]柬埔寨华文文学出现更晚一些,1940年才有华文报纸,其作品主要发表在华文报纸的综合性副刊上。东南亚地区华文新文学普遍比中国五四文学要晚,而且受中国五四新文学影响,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东北亚华文文学主要指日本和韩国的华文文学。韩国由于缺少华文报纸,其华文文学出现很晚且数量很少,至今也未成气候。相比之下,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加上与中国的地缘关系,早在20世纪初就有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如鲁迅、陈独秀、欧阳予倩、沈尹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在日本留学期间大多就已经进行文学创作了,他们后来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 在欧美澳华文新文学中,澳洲华文新文学大约产生在20世纪80年代,是所有国家华文文学中产生最晚的;在此之前,由于华人非常少,又没有华文报刊,这里几乎没有华文文学。欧洲华文文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欧洲的第一批留学生和勤工俭学的青年,如徐志摩、李金发、老舍、巴金等,在时间上略晚于美国。加拿大大概自20世纪60年代始有华文文学,所以,研究欧美澳华文新文学的发生,主要就是研究美国华文新文学的发生。美国最早的华文文学,可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戈鲲化在美国的诗作,其次是1905—1906年间的《苦社会》、《苦学生》,创作于1907年的《黄金世界》以及黄遵宪在美国任外交官时创作的诗文,还有1910—1940年间17万华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天使岛居住的木板壁板上写下的诗句,后来被搜集整理并于1991年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埃仑诗集》。但这些通常都不列入美国华文新文学,这是因为上述作品都是用文言创作的,属于旧文学范畴,它们只能是美国华文新文学的滥觞。有一种说法认为真正的美国华文新文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美国第一份华文纯文学期刊《华侨文艺》为标志。[5]但这种说法同样不符合事实。我认为,美国华文新文学产生于1910年代的中国留学生,其代表人物是胡适。胡适曾于1915年9月给梅光迪的信中写过一首白话诗。当然,信和诗均未发表,不能视为华文文学作品,但这首诗却发出一个伟大的信号,那就是诗中提出文学革命问题,他后来又相继提出“作诗如说话”的诗歌理念。[6]在美国与同学兼同乡梅光迪的驳难中,胡适形成了系统的白话诗歌理论,这一理论整理成论文《文学改良刍议》于1917年1月在《新青年》刊发;同年2月,胡适的八首白话诗在《新青年》刊发。这个时候,胡适还在美国。胡适留学美国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因为后来还有闻一多、梁实秋、陈衡哲、林语堂、许地山、冰心、朱湘等一批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并从事文学创作,就像前述留学日本的学生那样,他们后来都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坚。所以,我认为一个美国,一个日本,这两个国家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先后出现标志着海外华文新文学的发生。 一种文学的发生,其标志性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作家作品,二是创作纲领,三是各种文体,四是社团流派。我们可以就此提出海外华文新文学发生的下列例证: 1.远在美国的胡适于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革命的纲领《文学改良刍议》。 2.第一批海外华文白话诗八首由胡适在美国创作,1917年2月在《新青年》刊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