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出现,应该说不是文学所期望的,但网络还是无情地进入了文学,并且毫不商量地改变着文学。有人把网络文学和100年前的白话文运动相比,一度有“网话文”的说法,但好像没有流行开去。没有流行的原因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白话文运动的前提是因为文言文脱离了当时的中国语言实际,所以“我手写我口”成为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最基本的理由。网络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文章的基本元素,网络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对现实的语言进行的某种虚拟,网络和纸质的差异在于载体发生了变化。 虽然网络最早是和科学联姻的,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但真正影响到人们价值和思想的元素还是那些和文学相关的事件和人物。比如网络上的超级人物韩寒就是一个作家,虽然韩寒说这个p那个p,但韩寒如果只是一个赛车手,他的那些言论是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的。文学和思想家如此之近,在我们的文学回避政治、回避思想多年之后,韩寒通过网络再次将文学和政治、思想纠缠在一起,网络改变着文学。 网络改变了文学的主体结构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刘再复先生一篇《论文学的主体性》引起了轩然大波。现在看来刘再复说的都是一些常识性的话题,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大的动静,在于我们原有的文学忽视主体的研究。文学的主体是人,具体到某篇作品时主体是作家,作家有理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甚至可以淹没其他客体,甚至笔下的人物。当然,对文学的主体性的认识也有两种,一种认为作家主体应当是潜在的,这就是恩格斯说的作家的倾向应当“自然而然的流露”;还有一种就是显主体论,认为文学的功能就在于点亮火炬、唤醒“愚民”(愚民是启蒙的前提,如果民众已经苏醒已经是智者,那启蒙就是多余)。 以作家为中心的文学主体结构也是新文学的基本结构,所以现代文学的领袖基本是新文化的领军人物,《新青年》这样一个作为现代中国标杆的杂志也渗透着强烈的文学气息。文学的革命、文化的革命和社会的革命息息相关,文学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和成果。新文学的这一传统被继承下来,一直沿袭到上个世纪开始的新时期文学,作家正义凛然,文学浩然正气。文学的主体结构是作者至上,作者是代言人,也是圣音的传递者。 网络对文学的改变首先在于对这个主体结构的篡改。这个篡改甚至不是作家决定的,而是网络这个特殊的载体决定的。载体的革命常常引导着文体的革命和文学的革命。无论是竹简还是印刷文本,它所承载的文本都是固定的物化的,不能和读者进行活性的交流。而网络和纸质媒体的差异在于它的“界面”是活性的,“界面”是IT业的术语,在人和机器的互动过程(Human Machine Interacion)中,有一个层面,即所说的界面(Interacion)。网络的界面的活性,让写作者和阅读者置于平等的位置,阅读不再只是收听和收视,不再是接受,还可以发射和表达,写作不只是发布和宣谕,还必须聆听和接受。这就改变了文学原先的主体结构,原先的文学结构是以作家作为发射主体,读者则是被动接受,可以说作家掌握话语权,读者是没有话语权的。但网络将这个话语权平分了,读者阅读时也可以共时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甚至影响作家的写作,一些网络小说在线写作时,常常受到阅读者的牵引。 话语权的平分让网络在这个重视民主和参与的时代成为天之骄子,网络让人人都拥有话语权,让人人都有成为作者的可能。显然当初在网上混的肯定是一些没有话语权的作者,当网络赋予他们足够的话语权之后,他们便成为了网络红人。文学的主体结构改变了,作家独霸主体的时代被终结。 其实一些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文学发展的瓶颈,这就是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精神的脱节。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罗兰巴特一直呼吁文学的对话功能,他认为传统的文学的缺点在于它是一个封闭的文本,只能听到作者的声音,因而他认为文学必须是开放的文本;他提出的“作者之死”,就是解放读者,每个读者也是作者。罗兰·巴特为了体现这种作者之死的理念,曾专门和他的学生进行过一次对话,把世界名著里的恋人在各阶段的对白集中进行探讨,这些自由探讨的声音被记录下来,收入《恋人絮语》(此书后来在中国再版时题目改为《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但这个开放的文本由于受纸媒体历时性的限制,并没有正正做到彻底的开放,《恋人絮语》依然署上了罗兰·巴特著,作者没有死亡,至少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讲,没有死亡。 罗兰·巴特理想中的开放文本,今天通过网络得到了完美的实现。网络的开放性和共时性为开放文本提供了硬件,读者(网民)的及时介入和随意的发挥使罗兰·巴特说的“读者”真正诞生了。读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有了发挥创造的可能,这也就是今天网络文学为什么火爆的原因。还有一个困扰出版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就是为什么一些网上火爆的作品变成纸媒以后,销路平平了?因为那些在网上火爆的作品有共时性参与的功能,变成纸媒以后参与功能丧失了,读者成不了作者了。 在线写作是值得关注的真正的网络文学。以前的网络文学基本上还是书面文学网络发表,而在线写作则是海量的、变化的、不确定的和未知的,它势必比较粗糙,但又是和读者互动的、鲜活的、不规则的。这样的文学在脱离了三审制度之后,更自由也更无序了。这无序正是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有诱惑力的原因。 软文学的出现 我在探讨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差异时,曾将网络文学称作是软文学,传统的文学是硬文学。甭说遥远的古代文学,光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就经过了近百年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和价值判断系统,它是成熟的、有形的、稳定的。简单地说,虽然作家和作品是流动变化的,但框住这些作家和作品的系统却是刚性的硬性的。而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之所以被称作软文学,首先在于它不能简单纳入传统文学的范畴。和传统文学相比,它是欠规范的,是流动发展的,是有弹性的。它的很多地方会逸出传统文学的规矩之外,或放大,或变形,或缩小,在一些独特的地方才华横溢。尤其在文体上,打破常见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以及评论的局限,或者将这些文体杂糅在一起,不拘一格,不是带着镣铐跳舞,而是在跳舞时砸碎镣铐或化镣铐为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