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照片概况 现存鲁迅照片不足百张。这些照片,除鲁迅本人保存者以外,有的是从报刊上翻拍下来的,有的则是鲁迅逝世后向国内外人士征集来的。其中有一些,鲁迅本人生前可能并未看到。在这些照片中,鲁迅个人单独照约30张,其余为与他人合影。 鲁迅的少年时代,照相术已在中国流行。大都市且不论,便是在绍兴这样的小城市里,也非稀罕的物事。他曾说:“当我幼小的时候,——即三十年前,S城却已有照相馆了。……这是我每一经过,总须流连赏玩的地方,但一年中也不过经过四五回。大小长短不同颜色不同的玻璃瓶,又光滑又有刺的仙人掌,在我都是珍奇的物事;还有挂在壁上的框子里的照片:曾大人,李大人,左中堂,鲍军门。”①这是照相馆为招徕生意用权贵的照片做广告。鲁迅还谈到,当时人们对照相还颇有抵触情绪:“S城人却似乎不甚爱照相,因为精神要被照去的,所以运气正好的时候,尤不宜照,而精神则一名‘威光’:我当时所知道的只有这一点。直到近年来,才又听到世上有因为怕失了元气而永不洗澡的名士,元气大约就是威光罢,……”而且,当时的相片多是全身像,因为半身像有好似被“腰斩”的晦气。② 面对照相机这个新生事物,人们不免觉得新奇、神秘,心存疑惧。摄影师为拍摄对象设计各种布景,拿捏各样姿态,不明底细的顾客只有服从照相馆和摄影师的安排。少年鲁迅虽没有留下一张相片,但从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对照相馆的观察颇为细致。例如,关于照相时使用的道具,鲁迅写道:“旁边一张大茶几,上有帽架,茶碗,水烟袋,花盆,几下一个痰盂,以表明这人的气管枝中有许多痰,总须陆续吐出。”③这后一项让人费解。本来照相之时,为免有碍观瞻,应将痰盂撤除。这里却是特意配置。大概是因为摆上它,可以显出比随地吐痰的进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李鸿章(也就是鲁迅文章中说的“李大人”)的一些照相中就有这个道具,他出使日本时所摄照片,椅子旁边就赫然安置一个痰盂。一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它仍时常作为“道具”之一,真可谓源远流长。鲁迅文章还描写了当时拍照的风尚:名士风流,大拍“二我图”、“求己图”;富贵呆板,汲汲于儿孙满堂的“全家福”。此种风气,直到今天也还没有消歇。然而,鲁迅说得热闹,却没有向读者提供实物——他自己那败落的家庭难得如此雅兴。以往我们读鲁迅这些文字,只有靠想象模拟得之。最近若干年来,情形大不相同,旧照片纷纷“晒”出,插图本大为流行,鲁迅的文字不难得到相应照片的佐证。 闲言少叙,只说鲁迅童年和少年时代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鲁迅父亲1896年去世,生前大约没有拍过照,至少没有被保存,现在留传的只有一张画像。而多数画册中收录的鲁迅母亲和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的照片,乃是他们晚年所摄。寿先生性情狷介,对新技术难以接受,尤不情愿照相。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张,是他老年时人们趁他不注意偷拍的。更可惜的是,在南京求学期间,鲁迅竟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南京是大城市,水师、陆师学堂又是“洋务”的产物,照相本应流行。矿路学堂的德籍教官骆博凯就拍摄了很多照片,带回德国,后来编辑出版,中国也已经有了译本。④我们只能这样推断:那时,照相仍是有身份的人的高品位生活的一种标志,价格不菲,一般老百姓不敢问津。鲁迅家境不宽裕,衣衾单薄,冬天有时竟要靠吃辣椒御寒,恐无余钱用于照相。至于中国一般读书人厌恶和惧怕新生事物,视照相为正人君子所不为的巧术淫技,用来描述喜欢看新书报、熟读《天演论》到几乎能背诵程度的鲁迅,是难以成立的。 现存文献中提到鲁迅最早拍摄照片是在日本。他刚到弘文学院就拍摄了照片寄给二弟周作人。上面的题词显示了刚刚走出国门的亢奋状态:“会稽山下之平民,日出国中之游子,弘文学院之制服,铃木真一之摄影,二十余龄之青年,四月中旬之吉日,走五千余里之邮筒,达星杓仲弟之英盼。兄树人顿首。”⑤读来令人神往。这张照片,当时周作人视若珍宝,后来却未见公布,大概是丢失了吧。 鲁迅留日时期的照片有一张在他的形象塑造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就是现存最早的那张有名的“断发照”——这是后人的称呼,就像七绝《自题小像》的题目是后人加的一样——是他本人比较看重的一张照片。这张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的写真,连同题诗,鲁迅本人极为珍视,曾多次赠送给朋友,因此广为流传。“断发照”上穿着学生制服的鲁迅神情紧张以至于略显呆滞,显示出他的性格的沉郁和内敛。 留日时期照片的另一个特色是几张“和服像”。当时很多留日学生都有类似的和服照,但却并非主要为了入乡随俗。鲁迅晚年曾慨叹道:“几十年来,我们常常恨着自己没有合意的衣服穿。清朝末年,带些革命色彩的英雄不但恨辫子,也恨马褂和袍子,因为这是满洲服。”⑥周作人也说过,那时候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不愿穿长袍马褂,宁愿穿和服;不愿意人家称自己是清国人,而宁愿被称为支那人。⑦鲁迅在日本时期所拍照片,从衣着看,有学生制服的,有西服的,也有和服的,但却没有中式服装的。究竟怎样才是中式服装呢?在反清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这是一个亟待解决却又很不易措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