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10)01-0045-11 吕德申的小说创作,近年通过京津地区文艺刊物的考察研究,已经开始进入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①其中见诸刊物的论文,讨论1946-1948年间平津“新写作”青年作家群体时说:1946-1948年间,沈从文、朱光潜等人,以“宽大自由而严肃的态度”,发掘文坛新人,团结了一批具有文学坚守精神的作者,推动了平津“新写作”作家群的形成。“这一批作家中,李瑛、柯原、汪曾祺、吴小如、吕德申、袁可嘉等人,都是在1946年后,在沈从文、朱光潜等人的直接关怀下成长起来的。”②当时“直接在沈从文、朱光潜的关怀下走上文坛,或者倾心于沈、朱等人的文学主张的部分青年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研究者,如汪曾祺、郑敏、袁可嘉、穆旦、李瑛、毕基初、金隄、吕德申、盛澄华、吴小如、王忠、萧望卿、邢楚均、王道乾等等,构成‘新写作’的新生力量”③。遗憾的是,上述学术论文及后来出版的专著中,除了作家群体中提及吕德申名字之外,涉及其小说创作的具体言说,却付阙如。 一、西南联大时期的生命探索:从《孤独的老人》到《老祖母》 吕德申自1941年9月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至1945年8月毕业。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个人才情,兴趣爱好,师从朱自清、杨振声、沈从文等老师,吕德申在他们课堂教育与文学创作的熏陶下,开始了小说“习作”的尝试。1942年12月6日重庆《大公报·战线》第950期发表小说《孩子》时,吕德申还是刚刚步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随即他在《世界学生》月刊发表了短篇小说《花斑鱼》、《兄弟之间》,受到了任课老师兼该刊文艺栏主编杨振声的赞许。④大学刚毕业,他在《世界文艺季刊》上发表小说《孤独的老人》。1946年6月,他又于郑振铎、李健吾在上海主编的大型文学刊物《文艺复兴》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老祖母》。这几篇连续发表的作品,构成了年青校园作家吕德申小说创作引人瞩目的起点。 这五篇小说,均以浙东山区乡村小镇生活为题材,写了新异多彩的地方风情,村镇各色人物的神态面貌,从乡野孩童的天真欢乐(《花斑鱼》),农民因贫困观念陈旧所致扭曲人性的“典妻”而导致的悲剧(《孩子》),因兄长与弟妻苟合造成手足兄弟间的恩怨惨杀(《兄弟之间》)。从贫困酿成的人性悲剧,年青人的梦想追寻、失落怅惘,到老年人晚景的孤独多舛、寂寞悲哀,围绕下层乡民的人生命运国,展开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浙东乡土的人生图景。而其中最能显露其艺术才情与生活熟稔的,是他在《孤独的老人》、《老祖母》等小说中对于老年生命自外在精神到内心世界的探索。 《孤独的老人》仅2800余字,是一篇“习作”式的“速写”。故事的背景,是小说里讲到的作者故乡——“我外婆家里”所在的“浙东缙云壶镇”。故事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叙述的主人公,是生活在这个小镇上的“一个孤人,——一个好人”,名字叫“官全公公”。小说写了他的孤独、寂寞、内心的凄凉,在冬天一个下大雪的晚上无声无息地死亡。他太太死去已近三十年了。他把全副心力用在两个孩子的抚养上。这是他全部的生命希望所在。然而当孩子长大后,美梦破灭了:儿子与父亲为一件小事吵嘴而当兵出走,一去十几年杳无音信;女儿爱上了过路卖生丝的年青客人,“背叛了父亲”也跑了,也已快近十年。这里或许在暗示:连绵战事、经济冲击,带给一个乡村老人的,只能是个人生命的咀嚼孤独。他与唯一的一个“朋友”——一条黑色毛的狗寂寞相伴。最愉快的时光,是每当夏晚乘凉时分,“他兴奋的动着一头已经花白的短发,谈论他们少年时代的经验,长毛的故事……”也许是年纪大了,夜里太冷,老年人经不起,就这样在一个冬天雪夜里无声无息地死去了。他一贫如洗,死后留下的别无他物,只有他屋子里的一件已是“又旧又破了”的棉被。 小说描绘了作者熟悉的乡土生活场景与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如老人夜里兴奋地讲起那些铭刻于记忆深处的往时旧事,随后笔锋一转,进入一幅自己少年记忆中的场景: 大家都非常了解老人,在这种时候,他们总都竭力避免谈到关于老人的儿子和女儿的事情,不去挑动他苦痛的记忆。但是我记得有一回,旁边有谁忽然插进来问道: “官全公公,你的儿子女儿呢,难道这些年了,就一个字的信息都没有吗?” 一阵难堪的沉默。我注意到老人神情的突然的变化,一时就像一个皮球漏了气般的萎瘪下去。大家都回过头去看是谁发问。原来是我一位年轻的表嫂,她是马上发觉自己的冒失,坐在那里十分不安,双手只弄芭蕉扇。 “唉!”好像一片落叶的声音,大家心头都一凉;老人不再说话了。 叮,老人用火刀敲击火石,发出一粒火花,他那阴沉的面容在火光中显现了一下;纸煤条着了,于是他点上一筒烟,便默默的抽起来,发出吱吱的声音。烟火一亮一暗,老人的面孔也一亮一暗。 从老人忆及旧时往事的兴奋神情,到被触动苦痛记忆后的难堪沉默,其神情的突变,近似“一片落叶的声音”的无言叹息,敲击火石点烟,默默抽烟时火光中一亮一暗的面孔……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均如一幅淡淡的油画一般,生动鲜活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