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脏的故事,可是人总是脏的;沾着人就沾着脏。 ——《沉香屑——第二炉香》 一 “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貌似天真又不无炫耀的名言,激励了后来无数少男少女急匆匆出书扬名,其实一早泄露了张爱玲的写作与“时”之间的核心秘密。决非抽象的“时不我待”或“一寸光阴一寸金”,或“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励志,而是切切实实的,“过了这村,没有那店”的焦虑:过了处女作发表时的兴奋期,“所以更加要催: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卒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① 这不光是“时”,而且是“势”。尽管用的是“时代”、“文明”等大字眼,这“时势”,却应该历史而具体地理解为张爱玲所处的上海战时写作环境。而这环境,是因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那次战争而构成的。其实当时以及后世的论者,都以不同的方式反复提到了这一点。 迅雨(傅雷)开宗明义,劈头就说:“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谁也不存什么幻想,期待文艺园地里有奇花异卉探出头来。然而天下比较重要一些的事故,往往在你冷不防的时候出现。”他指责一般读者只会说说“突兀”呀“奇迹”呀,“也许真是感到过于意外而怔住了”。“有分析头脑”的批评家却有责任说明“奇迹”的来龙去脉。据说傅雷读了《金锁记》之后,是在朋友们之间兴奋地奔走相告的。究其实,迅雨的长文正是如此挺身而出,从技巧、心理、思想诸方面仔细解说了这“奇迹”,并且在结尾时表达了对“奇迹”有“好收场”的期盼。② 对如日中天的新秀作家谈论“收场”的好坏,显非吉兆。莫非傅雷从左翼,也敏感到了那时代崩坏的不祥的惘惘威胁?当时另一位批评家顾乐水(章品镇)称赞迅雨的文章以“安稳的论据和适度的推誉”,说明了张爱玲的出现“是新文学运动发轫以来各种养料的酝酿的一种结果”。也许是受了傅雷的感染,结尾的时候,文章用的是同样不祥的比喻: 让我再重复一遍个人的期望吧:是这样连绵雨的日子,是这样丑陋的枝干上的花朵,如要求她健康地成长,那么就应当剪撷了蔓生的装饰音,废弃黄金律的构图法,步入一个博大深湛的天地。③ 然而这“博大深湛的天地”,有点像鲁迅笔下的“影”所不愿去的“黄金世界”,在张爱玲看来,也是凶多吉少。④ 柯灵在《遥寄张爱玲》一文中提示过,前引《传奇·再版的话》里的那几句,其实曾出现于散文集《流言》附刊的相片题词,紧接着“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是这句“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在别人看来是“低气压”、“连绵雨”的日子,张爱玲却感觉到了秋高气爽,但“快乐”而“应当”,岂不正透露出无可奈何中的强打精神? 同时代人的预感被无情地证实了。张爱玲去世之后,与傅雷一先一后最早“慧眼识张”(从右翼)的夏志清,总结她的创作生涯,指出“张爱玲创作欲最旺盛的时期是1943年《沉香屑》发表后的三四年,那时期差不多每篇小说都横溢着她惊人的天才。……她移居美国已十七年了,也仅写了两本:《怨女》是《金锁记》故事的重写,《半生缘》是40年代晚期《十八春》的改编,她创作的灵感显然逗留在她早期的上海时代”。夏志清写下如下这些句子时不能不感觉到一种“绝世凄凉”: 连张爱玲不喜欢的早期小说(有些是未完成的,有些是重加改写的),读起来都很有韵味,因为张的作品总是不同凡响的。但即使最精彩的那篇小说《色·戒》原也是“1950年间写的”,虽然初稿从未发表过。“古物出土”愈多,我们对四五十年代的张爱玲愈表示敬佩,同时不得不承认近三十年来她创作力之衰退。⑤ 作品,写作,以及由此带来作家的文学名声,都与其身处的“时”与“势”密切相关。张爱玲晚年经由对《红楼梦》的“译”和《海上花》的“译”,多处发出如此感同身受的慨叹,说曹雪芹的写作是北方话所说的“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又说《海上花》的结构已经有“闪回”,有“穿插”,非常新颖,却生不逢时,一再被中国读者所“摒弃”。 一如《封锁》里封锁的摇铃声“切断了时间与空间”,“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又如《倾城之恋》里为了成全“两个自私的男女”的婚姻,“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战争切出了一个时空的“黑洞”,张爱玲的写作是围绕着这个“黑洞”而组织起来的。为要方便探讨这一写作的“美学—诗学”维度,我们不妨跟随王德威,将这个“黑洞”命名为“世纪末”。王德威认为,早在1940年代,张爱玲对“世纪末视景”的洞悉是“她创作与生命哲学的高峰”。⑥ 当然,这一论断是经由对“张派传人”朱天文的小说《世纪末的华丽》的评论而回溯性地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时间概念,‘世纪末’颓废绝望的情调来自于一种盛年不再、事事将休的末世观点”,来自于基督教文化对时间的解释。⑦ 其实,张爱玲早在《中国人的宗教》一文中就断定中国人的时间观是与之截然两样的: 对于生命的起源既不感兴趣,而世界末日又是不能想象的。欧洲黑暗时代,末日审判的画面在大众的幻想中是鲜明亲切的,也许因为罗马帝国的崩溃,神经上受到打击,都以为世界末日将在纪元一○○○年来到。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经过这样断然的摧折,因此中国人觉得历史走的是竹节运,一截太平日子间着一劫,直到永远。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