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生产机制”指的是文学生产各部分、各环节的内在工作方式和相互关系,主要包括文学的生产、流通、评介、接受等几个主要方面。本文的目的不是研究新旧文学机制的具体运行方式,而是关注今天已经明显出现的“新旧分制”格局——这格局自新世纪以来暗暗形成,至今已是不可逆转。正如一位资深文学研究者所言,以往文学大一统的格局如今已是一分为三:传统文学、市场化文学和新媒体文学各占其一①。笔者试图从文学生产的传统机制和新型机制的分野、交锋、整合的角度关注这一变局。其中传统机制,既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的、目前维持主流文坛运转的官方体制(如作协—文学期刊体制、专业—业余作家体制),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系统,也包括自五四“新文学”以来形成的“严肃性”文学传统(对抗文学的“消遣性”),以及古典文学的精英原则(包括“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和陶冶性情的审美功能)。而新型机制一方面指寄存于传统出版体制中的畅销书机制,但更侧重目前主要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文学生产机制,背后是一套全新的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之所以称“新旧分制”而非“新旧转型”,是因为传统机制对新机制的产生缺乏足够的孕育,新旧之间更多的是断裂而非反叛式继承,这和互联网这一人类发展历史上具革命性质的新媒介的兴起有关。这决定了这一轮新旧文学机制之争,不同于以往的体制之争、代际之争、文学原则之争,而是更包含了媒介文明之争。而之所以不敢称“新旧交替”是因为为时尚早,新生力量悄然崛起后猛然坐大,传统主流一方骤然惊醒后必然致力于吸纳、改造、整合,其交锋交流的过程,应该才是文学机制真正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机制自然会暴露出深层危机,而新兴体制更易显露生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及时捕捉、关注的。与此同时,更需要关注的是传统机制危机之下的必要延续要素以及新型机制生机勃勃之后的隐患暗疾——人们在这方面的警觉度和关注度将直接影响到未来转型机制的成熟度和健康度。 文学期刊:老龄化、圈子化、边缘化 在传统文学机制中,文学期刊占据中心地位,它既是地基平台又是中枢纽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机制的基本结构就是以文联、作协为核心,以各级文联、作协主办的文学期刊为基地,这是一个与国家行政级别和计划经济体制严格配套的网状结构。各级文学期刊执行着三个方面的职能:意识形态传播“主渠道”的宣传职能;促进文学繁荣、提高全民文学素质的发展、教育职能,以及培养本地作家、积累地方文化的建设职能。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生产的中枢环节,文学期刊在文联、作协的直属领导下,连接着生产者和接受者两大环节: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只有保持这两个人群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新陈代谢机制的畅通,才能保证文学的可持续性发展。而现在的情况恰恰是,文学期刊与这两个群体的关系都出现了严重问题。 文学期刊的危机之一:与读者亲密关系的解体 文学期刊与读者亲密关系的解体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单就内因而言,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文学进入象牙塔,疏离了读者。80年代中期,文学开始“向内转”,“回到文学自身”,掀起了以西方现代派文学为主要学习对象的形式变革。这场先锋变革的发生自有其动因和意义,但问题是,在当时中国社会整体“向西看”的潮流下,文坛一窝蜂地求新求异,割裂了有最深土壤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写什么”方面,与大众关心的社会内容脱节,在“怎么写”方面,超越大众熟悉的现实主义笔法。致使大众看不懂,也觉得没的可看。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文学又在专业化的社会潮流下,向“纯文学”方向发展,进一步与大众脱离。 其次是办刊机制滞后,落后于时代发展。在整个社会机构发生“市场化”转型之后,文学期刊一直延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办刊模式,以自我为中心,以作家为中心,读者则被弃置一旁。此时的读者,既不是商业社会中被服务的顾客上帝,又不是社会主义体制中被引导的人民群众,他们被文学冷落的结果是文学迅速被大众冷落。 90年代“市场化”转型以后,文学期刊的处境日益恶劣。到1998年有关部门提出“断奶政策”时,全国几百种文学期刊中,超过万份的不足10%,大多数只有几千份,几百份。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1999年开始,文学期刊曾发生过一次规模庞大、范围广泛的期刊改版潮。但由于入场晚、经验缺乏、体制限制等多方原因,这次改版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效,相反,“不改等死,一改准死”一时成为不少改版期刊的生动写照。不过,事实上,这些年来,文学期刊并没有死掉多少,并不是它们造血功能增强了,而是奶一直没有断,并且有所增加。这得益于中国经济十年来的高经济成长,各级财政部门行政拨款增加。这对文学期刊是侥幸,但未必是幸事。它使已经出现明显机能坏死的办刊模式延续下去,说难听点,就是苟延残喘。 如今,文学期刊最不愿意面对的一个问题是:读者是谁?这是大多数著名期刊的编者都回避的问题。每年从邮局征订上来的那几百、几千(如果有的话)订户到底是些什么人?各级单位图书馆?还是老少边穷地区那些依然坚守文学信仰的爱好者?从《人民文学》1998年第10期和《当代》1999年第1期公布的读者调查结果来看,传统文学期刊的读者大部分为收入较低的工薪阶层,职业以机关、企事业公职人员、教师为主,工人、学生、军人、农民也占一定比例。月收入大都在600—1200元之间,2000元以上、可称“白领”的比例极小(《人民文学》的调查中仅占0.7%)。这些读者都十分关心国计民生,但具体到阅读文学期刊的理由仍以“艺术欣赏”为首,“了解人生社会”次之。他们是“新时期”初期“文学产生轰动效应”的那几年庞大的读者群的遗留。如今,十年过去了,这个读者群在流失,但却没有年轻人补充进来。如果当时这些人四五十岁,现在已经退休,也就是说文学期刊的读者群已经完全老龄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