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0)04-0162-07 词,从她诞生之日起应是音乐文学。随着词乐谱的失传,对词的研究已形成案头化诗化的解读惯性,然而词史的发展是自有其固有规律的,元明词不断出现的“曲化”现象就在提示着什么。笔者已论:“曲化”也即“流行音乐化”,我们选取“曲”的广义概念,那么“当词可唱时,词就是曲,无所谓曲化,当词不可唱时,才有曲化的提出。”“因为总体诗化了的词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其中深藏于骨子中的‘曲’基因不是能立即随其功能的变化而消失,它要经历不断的汰洗过程,而且这种基因是作为一种生命本质而存在,它是活的,在合适的条件下有时就会蓬勃兴起。”换句话说,“自她出生即带来的曲的基因令其在备受压抑的状态中也要顽强地去找寻适合的养分,发展这一天分。那么不同时期正在活跃的音乐形态都可能是它寻找并吸纳的对象,那么‘曲化’就发生了”①。基于此,宋以后词之曲化标准该如何确定,已是一个富于变化的随不同时代而应时刻调整的课题。而变化的开始理应从南宋遗失乐谱时算起,那么若要理清元明词的曲化之路径,也理应从此开始。本文力图作此尝试。 在没有乐谱作为参考的情况下,词的流行音乐化或者是“曲化”的文本标准是什么?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之一是解剖《草堂诗余》初选本。 《草堂诗余》初选本的性质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云“《草堂诗余》二卷,书坊编集者”[1]句中即有判定。它在南宋时即作为歌本被大小书坊刊刻及广布流传,至明末共计40余个版本,创立了元明词选刊刻频数之最高纪录。它理应属于既在民间流传又被当时文人所认可的(有学者谓之江湖词人)唱本系列之一,它承载着广大受众群所接受的当时词的音乐化特质:可歌性、流行性、娱乐性。用吴昌绶的话说是“取便时俗,流传浸广”[2]。如结合其功用,找寻它在选家、所选题材以及风格技巧等等方面的特点,并将之视为词这一音乐文学的文本标准,也算是在我们无法找寻到词音谱的情况下的权宜之法,从而也更能客观公允地还之以应有的价值。 一、准《草堂诗余》初选本的确定 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考定,《草堂诗余》应编定于南宋宁宗庆元(1195—1200)以前,但初选本已佚,今天,我们只能选取现存最早的元至正癸未(1343年)的庐陵泰宇书堂刻本以及双璧陈氏元至正辛卯(1351年)刊本作依准。癸未本今藏日本狩野直喜氏及台北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有影钞本一册,不全。辛卯本藏于台北国家图书馆。现便于参考者应属遵正洪武本,该本上图、国图均藏,且刘崇德、徐文武点校《明刊草堂诗余二种》中所收正是明洪武本。洪武遵正堂本有吴昌绶《双照楼题跋》曰: 日本狩野博士有元至正癸未庐陵泰宇书堂刊本。后集与洪武本同。惟前集每半叶十二行,注语行款小异。版已刓毕,中多缺叶。癸未至壬申仅五十年,泰宇、遵正,同是江西坊肆。盖先有十二行本,岁久版损,遂以十三行本之后集合印,转不如洪武本为完善也。 又清水茂《至正癸未庐陵泰宇书堂刊本〈妙选群英草堂诗余〉后记》亦认为“与这个本子最接近的是双照楼影刊明洪武本”[3]。其分类与元本相同,收词亦相近。稍有出入者:辛卯本仅多洪武本七阕。由是推之,洪武本加上元本未收的应是接近于宋本的,如果再将洪武本中标明为“新增”、“新添”字样的后人不断增收的词作再删去,可以说更接近于宋本,我们姑且称之为准宋本。那么除却新增25首、新添80首,准宋本选词270首左右。 二、流行音乐人的独特构成 真正的富于生命力的音乐文学最基本要素应是:音乐性、民众性(亦可称民间性或流行性)、娱乐性。虽然它是变化的发展的,从内容和形式都可能面临着被替代,但只要在某一历史时段它活跃过,在当时必存在这三种要素。而且此后也会不断地呼唤着这三种要素皆备的音乐文学的诞生。“凡属选集,一般具有便读、留人、开宗、立派的目的”[4],宋人选词存世的还有:《花庵词选》、《乐府雅词》、《阳春白雪》、《绝妙好词》等都是为此,而《草堂诗余》初选本是其中最独特的。它是歌本,目的很单纯,为应歌而设,无意留名千古,也无意阐扬某种观念。我们先从所选词家的情况开始梳理,看看作为歌本的词选与一般词选究竟有哪些不同。 初选本中所收入的词家大约90人,还有诸多标名为无名氏者。其中选词超过10首以上者有: 周美成:25+20首;苏东坡:21+3首;秦观:19首;欧阳修:12首;柳耆卿:11+5(加号后面的数字是洪武本中标示新增新添的数目)首。 以后依次是晏同叔4首、李清照4首、康伯可4首、僧仲舒4首、赵德麟4首、胡浩然4首、张先3首、张元干3首、李后主3首、晁无咎3首、晏几道3首、汪彦章3首、叶梦得3首、王观3首、黄山谷2首、王介甫2首、叶梦得2首、黄叔旸2首。其余大部分皆是1首。 从作者情况的考察中我们发现: 1.大词家一定也是“流行音乐”家 从排列于前五名的作者名单看,颇通音律的应首推周美成、柳耆卿,这已毫无疑义。 周邦彦完全凭其词本身的音乐魅力而冠于排行榜之首。南宋人曾云:“公之殁,距今八十余载,世之能诵公赋者盖寡,而乐府之词,盛行于世,莫知公为何等人也。”[5]亦云:“其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士儇、伎女,皆知其词为可爱,非溢美也。”[6]连南宋大词家也不得不感叹,梦窗《惜黄花慢》词叙云:“吴江夜泊惜别,邦人赵簿携伎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亦可证梦窗时美成词尚可歌。那么以上25首理应是被贵人、学士、士儇、伎女皆认可的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