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贴息的“助学贷款”制度的演变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这项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并且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这项制度是在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以及扩大招生规模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1999年6月出台并开始试点,于2000年8月在全国全面推开,到2004年6月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助学贷款制度经历了启动与试点、全面推广、改进与发展、重大调整四个阶段。 为了解决许多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交费上大学问题,1999年6月,国务院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标志着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正式启动。1999年9月,国家助学贷款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等8个城市进行试点。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主要对助学贷款体系、条件和相关责任条款进行了修正。 2000年,中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将国家助学贷款由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发布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成立国家助学贷款部际协调小组,设立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同年2月,《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实行了信用助学贷款和担保助学贷款,而对发放信用贷款提出了要求提供贷款的介绍人(如学生处)和见证人(如借款人的班主任、专职辅导员、系主任等),对不履行职责的介绍人、见证人,贷款银行有权在公开报刊上公布其姓名。在这一阶段,国家助学贷款实现了从商业性贷款过渡到政策性贷款,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最终导致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大大增加但供给明显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到2000年6月底,国家助学贷款仅发放了800多万元。 为了进一步推动助学贷款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同教育部、财政部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200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颁布的《关于助学贷款管理补充意见的通知》和《中国人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标志着国家助学贷款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这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文件,国家助学贷款平稳地向前发展,但是有关条件的修正也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埋下了隐患。 为了保障国家助学贷款的改进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于2002年2月出台了《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相关制度和操作管理办法,注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和政策优惠等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推开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也暴露出其在政策设计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的缺陷。2003年下半年,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也同时步入了违约高峰,国家助学贷款平均违约率接近20%。不少的原学生贷款经办银行停止或基本停止了新增学生贷款,致使全国范围内许多2003级的新生没有得到贷款,由此直接引发高等院校的学费被拖欠,学生自身的生活困难加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时期。助学贷款政策刚出台时,各界对它的期望值比较高,但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20%左右的违约率使银行失去了对助学贷款的兴趣,个别地区把发放助学贷款的学校锁定在名牌大学,大大缩减了助学贷款额度,一度出现了大面积的停贷。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所面临的种种困难,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机制、风险防范与补偿、管理与监督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和完善,建立了以风险补偿机制为核心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新机制。要求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以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对借款学生的信息管理,对借款学生的基本信息、贷款和还款等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加强对借款学生的贷后跟踪管理,接受经办银行对借款学生有关信息查询;并将经办银行提供的违约借款学生的名单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上公布。国家对助学贷款的贴息方式、还贷年限做出调整,规定2004年6月至今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按照风险分担的原则,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具体比例在招标时确定。尽管如此,助学贷款的开展情况仍不能尽如人意,流标现象时有发生。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统计,自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截至2009年10月底,全国申请贷款累计总人数703.9万人,银行审批人数528.6万人;申请贷款累计总金额601.7亿元,银行审批金额468.5亿元。①这对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