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大学,与北大学生座谈时,针对杰出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再次提到了大学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家办教育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大学应该逐步改变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学。由此足见国家领导人对当前高校行政化问题的高度关注。然而,高校怎样被行政化了?根源何在?怎样才能去除行政化等等,学界却鲜有答案。那么,何谓高等学校行政化?高校原本是学习和研究的场所,却怎样被行政化了?被谁行政化了?我认为答案就是被政府行政化了。 所谓行政,狭义的理解是指国家(政府)的行政机关及其管理行为,即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广义的行政也包括一切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我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国家行政权力高于一切。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对高等教育实行国家集权和计划管制,大学被公共行政化了,或者说是被政府行政化了,大学自然没有自主权。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虽然实现了从计划控制向市场主导的巨大转变,改革成就有目共睹,但遗憾的是,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并没有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发生根本转变,甚至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体制仍然处在计划经济时代。近年来,政府对高校的控制不松反紧,更加全面和深入。所以,我们今天讲的高等学校行政化,主要是指高校外部的公共行政系统的权力和指令成为高等学校运营(日常运作、改革和发展)的主导力量,并已经转化为高等学校组织管理、教学科研的基本推动力和行为模式。 高等学校内部普遍存在行政权力集中并日益强化的趋势,但根源不在校内而在校外。高等学校行政化的主要表征就是国家行政系统对高校广泛深入的控制。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把教育部以及教委、教育厅、局、办统称为教育行政部门,但事实上,除了这些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外,几乎所有的党政部门都可以约束和干预高校的内部管理。除了各政府部门外,还有大量的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高校的管理与运营有密切关联。比如,仅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就使得全国的本科院校为“迎评”准备和“折腾”若干年。 我国教育涉及的行政部门之多,政府部门的权限之大,管理之复杂,构成了我国教育行政化的显著特点之一。高校处在政府巨大、复杂而细致的管控网络之下,高校越来越像接受和执行政府指令的办事部门。党政部门对高校依法管理是必要的,但现今的许多管理已经超越或根本不顾忌法律上的规定,不顾及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使得《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的有限权力难于落实。近年来,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的干预和管理有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的趋势,并呈现出一种全能主义的管理理念和行为,主要表现如下: 1.管干部。今天的大学教师和学生没有权利表达选择学校领导成员的意愿。高校主要领导由组织部门或上级党政机关直接任命,享受相应的行政级别,使得高校行政等级化趋势明显。而高校领导行政级别的存在又令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安排干部,提升干部的场所。有些省市在向学校委派干部的时候,甚至事先连高校书记、校长都不告知,俨然把高校当作了政府的一个部门。一些被任命为高校领导的政府官员不仅不是教育家,甚至对大学运行规律都不甚了解,他们带到高校的往往是行政文化和官僚气派。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高校官本位思想日趋浓厚,追求学问、教书育人的主导性价值观开始让位于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导致部分教师也以谋求一官半职为时务,学生则以将来能够升官发财为奋斗目标。 2.管人才。由政府主导的各种人才计划层出不穷,如院士计划、长江学者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百千万人才工程”一层次、二层次,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各种特聘教授以及领军人才等等。人才越来越等级化,团队攻关变得越来越困难。 3.管工程项目和经费。近年来,政府以工程项目为抓手,不断设计各种工程、项目、计划,教育主管部门几乎变成了工程项目设计、发包和管理办公室。据统计,1998-2007年,仅教育部发起的公开的重大工程项目多达近30项,每项工程的资金少则几亿元,多则数百亿,而且几乎全部采用让学校、系科、教师投标竞争的办法来争取这些项目和资金。这一方面使得教育部及相关司局的权力急剧膨胀;另一方面使得学校领导和教授不得不不断“跑部钱进”,甚至在教育部附近设立“学校驻京办事处”。 4.管科研。现在几乎所有学科,包括人文学科,重要研究课题的发起者大都是政府部门。由政府决定和发布每年的研究项目,拨发研究经费。高校教师大多只有通过向政府申请才有可能拿到重要的研究项目。政府发起和资助一些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十分必要,但目前造成的不是政府项目就不算科研的局面则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它不但进一步压缩了高校研究的范围,限制学术自由,而且导致高校以拿项目作为评价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甚至造成教师轻视教学而孜孜钻营于获取项目,玷污学术尊严。无数事实表明,已知的人类重大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几乎都不是政府计划的结果。 5.管学科和专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中央到省市政府设立各种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政府几乎每年都要组织检查评估,使得这些学科、专业年年都要有“创新”,年年都要制造新成绩,为此常常搞得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