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校,存在“学科建设”之说。从教育部到高等院校的管理者乃至教授们,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成了衡量学科水平及管理者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很多大学之学科建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仔细思索,不难发现流行的学科建设的习惯思维模式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一些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本文即探讨学科建设的习惯思维模式存在何种问题,如何转变。 一、学科建设的习惯思维模式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学科建设的习惯思维模式究竟是什么?只需看看高校中管理者对于学科建设的主要关注即可明白。 单一学科关注。就学科建设的规划和执行而言,高校中一般是以院系为单位进行的。而院系在考虑其学科建设时,自然容易囿于传统的学科视野及学科框架中。人们关注单一学科的建设,一方面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因为教授们对其学科的范围有一个传统和习惯的认识。即使有识之士认识到需要跳出框框或扩大视野,有时也难免遇到强劲的阻力。如在机械学科,当一个教授希望支持某个与传统机械学科不大有关的建设内容时,他很可能会听到有人斥之曰“无‘机’之谈”。另一方面,利益的考虑也使得院系在考虑学科建设时局限在自身确定的范围内。这就是说,即便有人认识到传统学科视野的局限性,但在真正考虑学校对于学科建设支持时,若提出与其学科的传统认识关联不大的问题时,又恐其它院系分割其利益,故而还是局限在传统的学科框架内。 指标关注。大学的管理层通常很在意学校拥有多少博士点及重点学科之类的指标,因为此类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实力。因此,大学对某一个院系学科建设的关注首先是看它是否有硕士点、博士点,是否是重点学科。如果已经有了,是否是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等等。如果把此类指标当作一级指标的话,则还有二级甚至三级指标。如重点实验室(国家抑或省部级)、获奖数、长江学者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重要刊物论文数等等,不一而足。 科研关注。学科建设中的另一个关注是科研,尤其是对研究型大学而言。前述的指标关注中就有很多是与科研相关的,因此关注科研就成了学科建设中很自然的考虑了。进一步的考虑则是培育大的科研项目。应该说,很多学校的学科建设中关于科研的规划有力地促进了研究水平的提升,也有相当的意义。问题是对科研的关注是否包含了对教育本质的关注? 重点关注。教育部关于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突出重点,扶强不扶弱。如“985工程”中关于学科建设的支持即如此。这也有道理,这些年的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为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是最好的,在其有优势的若干方面着重建设,当然能使其优势更为明显,从而也彰显学校的特色。 上述关注都有道理。实践中,一些大学的学科建设也的确起到了好的作用,产生了不错的效果,但不等于说今后就不需要人们重新审视。下一步的学科发展是否需要拓宽视野?过分关注于科研而忽视教育是否为明智之举?在单一学科范围内讨论学科建设是否欠缺什么?仅仅关注某些指标是否为学科建设中的浮躁体现?笔者认为,在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中,传统的、习惯的学科建设思维模式基本完成了它的阶段使命,而今后则必须改变。 二、习惯思维模式缺少核心价值观 不妨分析一下,习惯的学科建设思维模式究竟欠缺什么?一言以蔽之,缺少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如下: 缺少关于教育本质的考虑。应该承认,多年来大学里关于学科如何发展受到类似于政绩观的强烈影响。关于大学的水平或发展,大学的管理者首先想到的是重点学科、博士点之类的数量。但教育者思考学科发展却不应该停留在这种层次上。大学之谓大学,高等教育之谓教育,关键在于从教育的本质上去考虑学科的发展。那么教育的根本是什么,当然是培养人。既如此,大学学科的发展首先应该围绕涉及教育本质的一些问题,诸如: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应该具备何种素质?怎样培养?诚然,高水平大学的标志之一是其所拥有的高水平研究,但大学之研究与研究院所之研究的不同乃在于其根本目的相异,尽管其研究的最终结果衡量却并无大学还是研究院所之分。大学的社会责任之根本还是培养人,高水平大学往往通过研究培养高级人才。因此,大学在考虑其学科建设时,不能忘掉教育的本质。如果把重点学科、研究成果之类的指标喻为毛,则关于教育本质的考虑则应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许有人质疑,通常皮在毛之下,隐而不见,故只需要关注毛则可。问题是,皮肯定会影响到毛的质地。缺乏对教育本质的认识,缺乏教育的内在理想,自然会影响大学管理的评价体系,很容易导致仅仅关注科研指标,而少关注科研与教育的融合,当然最终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还有人或许诘问,考虑教育之本质与否,又有多大可实际操作的空间?后文当可释疑。 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谈论发展,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仅仅关注指标之类的东西,显然是一种短视行为。一所大学的声誉之根本体现是什么?多少研究成果以及重点学科之类的量是不容易为人们所记住的,即使对于圈内人士亦如此,更别说是普通的老百姓。一所大学留给世人的声誉之根本乃在于她的“人”,即她的毕业生以及在学校的教师。因此,基于“人”的培养(既包括学生培养,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培养)的学科发展才是真正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即使纯粹从研究的角度而言,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也明显有优劣之分。近些年来,由于各个层面的评价体系的综合作用,使得教授们及管理者们都把眼光放在尽快出研究“成果”,项目数、科研经费数、文章以及获奖数等。这种“成果”可能不是真正的成果,或许就是管理者之政绩体现以及教授们之功利体现。这种短期效应当然不利于研究以及学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