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用地面积狭小,广大职工特别是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住房问题比较突出,职工住房问题和办学空间问题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确立了“以周边拓展与校园置换相结合的拓展办学空间”的空间定位。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学校进行制度创新,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进行了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及校园置换的实践,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职工住房及办学空间问题。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以及校园置换工作为例,分析学校实施拓展办学空间战略的背景、思路、主要内容及成果,以期对我国高等学校校园空间规划与建设有所启示。 一、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改善职工住房条件 (一)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 1.住房制度改革前的职工住房情况 住房制度改革前,中国人民大学职工住房问题历史欠账严重,住房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十分明显,广大职工,特别是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住房状况十分恶劣。主要表现是,供需矛盾突出;校内住户户型标准偏低,教职工的居住满意度低,住房条件无法适应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需求;高层次人员住房面积普遍不达标,副教授、副高职以上职称和副处级以上职务人员未达标准情况最为普遍;住房缺口大,解决问题的困难程度高。 学校职工人均住房面积在教育部70多所直属高校中为倒数第一。截至2001年4月,全校共有无房职工915人,占职工总数的17.55%;住房未达标职工2456人,占职工总数的47.1%。简陋、狭小的住房条件已无法使教师做到安居乐业,甚至一大部分职工无房可住,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吸引人才,已经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瓶颈。 2.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确定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目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这标志着国家大规模解决福利分房时机已过去,住房制度进入了货币化分配阶段。 由于历史原因,高等院校职工住房基本上是国家行政事业单位中较差的。中国人民大学职工住房与兄弟院校差距较大。同时,由于学校是直属于教育部的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经费来源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根本没有解决住房问题的专项资金。在国家停止福利分房的背景下,解决职工住房问题难度十分巨大。只有按照国家的房改政策,从学校实际出发,按新思路、新观念、新政策,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才能解决好教职工住房问题。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和讨论,学校领导班子做出重大决策:自2001年起,力争在2~3年内大范围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使广大教职工做到安居乐业,维护学校的和谐与稳定。 (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原则 1.总体思路和目标 学校经过深入研究国家、教育部及北京市有关房改政策,全面分析学校职工住房状况,广泛学习兄弟院校在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学校实施住房制度改革、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目标、原则即要遵循国家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辅之以学校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特殊政策,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住房制度为目标,以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教学科研发展为目的,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和住房分配货币化;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要坚持国家、学校和个人合理负担的原则,教育广大职工转变观念,适应形势,树立符合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和住房分配货币化要求的住房消费观念。 学校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过程中,始终把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战略相结合,统筹规划校园建设,鼓励职工到校外购房,逐步把原有职工住宅置换出来,作为教学、科研用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教学科研用地偏小、用房偏少,职工住宅占地过多的问题。以此达到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进而提高办学效益,推进事业全面发展的目的。 2.基本原则 学校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要遵循国家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辅之以学校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特殊政策。实行“三化”——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消费商品化、住房建设社会化。实施“三不一鼓励”原则,即学校西郊主校园内不再新建职工住宅,不增加新的产权住户,不实行住房面积达标,鼓励职工到校外购房。实施自愿的原则,即职工买不买房、到校外购买什么样的住房,完全自愿。实施合理负担原则,即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要国家、学校和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实施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原则,在普遍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同时,重点解决无房户、住房未达标户和教学科研、党政管理骨干的住房问题;解决好福利分房的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好传统住房实物福利分配过程中产生的十大关系,即有房与无房、校内与校外、新房与旧房、大房与小房、一般职工与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单职工与双职工、老职工与新职工、达标与未达标、现职与离退休、产权房与非产权房等关系。 (三)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及基本内容 1.制定系统的政策 实现上述指导思想,达到房改的目标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系统配套的政策文件是关键和前提。政策文件的制定既要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又要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既要解决福利分房遗留的固有问题,又要充分解放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意识;既要平衡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又要向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倾斜;既要在深化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又要保持学校工作和职工心态的稳定;既要在宏观的战略决策上开阔思路,又要在具体的政策问题上细致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