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研究亦逐渐跨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作为发展中的高等教育大国,我国采取了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主动参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这一方面需要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则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增强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对话能力。为此,有必要全面了解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通过与我国相关研究现状的比较,[1]进一步明确差距与不足,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数据采集与分析框架 为客观、全面地了解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本文尽可能选择学术水平较高、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国外教育类期刊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 Web of Knowledge)根据论文影响分值(Articles Influence Score,缩写为AIS)对期刊进行的排序,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权威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根据该评价中关于教育类期刊的相关数据,本文选择了较具代表性的7种高等教育类期刊和6种教育综合类期刊,采集了这13种期刊自2000-2006年刊载论文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所选的13种教育期刊中,包括美国期刊9种、荷兰期刊2种、英国期刊2种。(见表1)
在选定拟分析的期刊之后,本文在ISI数据库中采集了上述13种期刊自2000-2006年的相关论文共3 850篇,并整理汇总了以下8个指标的相关数据:题名、摘要、刊名、年份、作者、通讯地址、关键词、引用数。根据数据分析需要,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论文所属的期刊作为分层标准,从总样本中抽取30%,即1 155篇论文进行了初步分析。分层抽样与数据分析所用的工具为Microsoft EXCEL和STATA9.0统计分析软件,样本数据及抽样结果详见表2。 对抽样选中的1155篇论文,笔者逐一进行了梳理,剔除了其中不属于高等教育领域的316篇。因此,本文最后做抽样分析的样本数为839篇。对抽样样本,本研究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论文作者的归属 主要反映两个方面情况:一是作者所属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二是作者所属大学的情况。 (二)论文研究领域 通过对839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频数分析,本文将抽样的论文划分为四大研究领域:一是人才培养,主要涉及教学科研、教师发展、课程、学术指导、制度保障、社会实践等方面;二是教育公平,主要涉及种族问题、性别问题、学生资助等方面;三是教育管理,主要涉及学生事务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宏观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四是基础理论问题,主要涉及高教运行规律、方法论研究、高教本质属性、高校功能使命、高教历史与思想述评等方面。此外,少量与高等教育相关的问题,列为“其他”领域。 (三)研究方法 参照《高等教育研究方法》,[2]本文将研究方法分为9大类: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实验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与语义分析法、个案研究与访谈法、行动研究法以及其他方法(包括民族志研究、叙事研究等)。 (四)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的二维分析 主要研究抽样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与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即特定研究领域所采取的研究方法的具体分布情况。 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一)作者所属国家(地区) 本研究所收集的3850篇论文中,有79.42%的作者来自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三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发达国家。将不同国家(地区)作者的论文频数由高到低排序,美、英、澳、加、荷五国位居前五名,其中美国作者的论文占总样本的比例超过了60%,远远高于其他四个国家。在这五国中,仅有荷兰是非英语语种国家,其他四个英语语种国家的论文所占比例达82.3%。此外,在这3850篇论文中,出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作者的有35篇,占论文总数的比例不到1%,台湾地区作者的论文8篇。从H指数①来看,各国(地区)作者H指数的高低与其论文篇数的排序大体是一致的,美、英、澳、加、荷五国仍是H指数最高的前五个国家。美国的H指数为33,即出自美国作者的论文中,有33篇的被引用次数达到或超过33次,而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作者的H指数为8,排在第六位。从论文的最大引用数上看,加拿大作者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澳大利亚排名第三,荷兰排名第四,英国排名第五,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屈居新西兰之后,排名第七。(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