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0)01-0057-07 近年来,博士质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对当下博士质量的批评之声有增无减,人们似乎对中国的博士质量失去了信心。 博士质量之所以成为问题,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是博士生规模迅速扩张所致。不错,由于博士生数量的增长与物质和学术资源的配备未能同步进行,一些大学、一些专业的博士培养质量明显地受到影响。但是应该看到,博士质量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同样广泛地存在着对博士质量的质疑声音[1],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博士生教育强国,学者们也在不断地呼吁对博士生教育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规划”和“重新塑造”[2]。对于博士生教育的危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有学者认为,这一危机的根源在于博士生教育被逐渐剥去卡里斯玛的色彩,在规训社会中被纳入“理性化”的轨道,并成为“审计”的对象。[3]纵观10余年来全球范围,包括中国关于博士质量的讨论,笔者认为博士生培养之所以成为问题,与当下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知识生产模式变化的角度,分析传统博士培养模式以及传统质量观念面临的挑战。 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 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知识在社会中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出现了知识社会的概念。知识社会意味着社会经济对知识的依赖程度空前提高,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政府和市场相互交织,形成艾茨科维茨和里德斯多夫(Etzkowitz & Leydersdorff,1997)所说的“三重螺旋”[4]。同时,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生产方式开始出现重大的变化。 根据吉本斯(Gibbons)等人的研究,当下的知识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相比,有以下新的特点:第一,知识生产更多地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第二,知识生产由于更多地源于实际问题,因此具有天然的跨学科性质,这些知识有独特的理论结构、研究方法和实践模式。第三,知识生产的场所和从业者呈现出“社会弥散”(socially distributed knowledge)和“异质性”的特征。社会各个方面如企业的实验室、智囊团、咨询机构、政府部门都出于自身的需要参与知识的生产过程。同时,知识背景和训练各异的知识生产者随着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进行合作,知识生产团队往往是异质性很强的团队。第四,由于知识弥散于社会,知识的生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利益,因此,社会问责已经渗透到知识生产的整个进程之中。这不仅反映在对于研究结果的阐释和传播中,还体现在对问题的定义以及对研究优先次序的设置上。第五,对知识质量的关注已经不限于知识(学术)本身,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因素,质量成为综合的和多维度的概念。总之,知识生产越来越多地在特定应用的情境中、围绕具体问题进行,因此知识生产者以及生产单位都具有异质的特点。[5] 吉本斯把传统的以学科和大学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Ⅰ,而把新出现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Ⅱ。关于模式Ⅱ的具体特点似有可讨论之处,但它的确反映出世界范围知识生产模式的显著变化。 二、博士质量观的多元化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博士质量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博士生教育是以公认的学科为基础的,主要是学科“行会”内部的事情,质量的把关人是导师和学科共同体。在学科共同体内部,关于质量有着相对一致的看法。但是在知识社会中,由于知识的社会弥散、知识生产单位的多元化以及学科边界的日益模糊,博士培养与质量问题已不再是知识共同体内部的事情,而是涉及社会的诸多方面。而不同群体对博士生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期待,因此,传统的博士质量的概念受到质疑,博士质量问题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 学者和学科共同体仍然坚持传统的博士质量观,把原创性的专业知识贡献看作衡量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大学在尊重导师看法的同时,更注重从数量层面(论文发表数量、获奖数量等)来衡量博士生的整体质量;政府则更注重从整个博士数量、专业构成以及就业情况来说明博士生教育的质量;用人单位,特别是非大学用人单位考察博士质量的重点是申请和完成项目的能力,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领导团队进行工作的能力等;而公众往往在媒体的引导下以负面的事例来判断博士质量。 总之,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背景下,随着知识生产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知识生产条件的变化,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和博士质量的认识出现种种分歧。这些分歧源于以下三重张力:第一,学科的标准与跨学科标准之间的张力。传统的培养模式往往以单一的学科为基础,而博士面临的任务与工作环境、甚至在博士期间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第二,知识创新与研究训练之间的张力。传统的博士培养重视博士论文本身的创新性,而当下博士毕业后的工作环境更多地需要系统的学术训练以及可迁移能力。第三,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张力。传统的博士培养目标是学者,因此要求博士生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而目前更多的博士今后面临的不是纯粹的学术工作,而是针对特定的问题应用其知识提出解决方案,或者从事领导性工作。 鉴于这些多重的张力,博士质量问题变得非常复杂,讨论往往缺乏一个共同的基础,致使关于博士质量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简单地争论博士质量是提高还是降低,不是问题的关键,必须从更深的层次上来分析关于博士质量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