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09)11-0116-04 一、问题提出 我国自1996年开始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衡量其就业状况。其中,1997年的就业率处于最高峰,为97.1%。1998-2002年间,除2000年就业率达到90%以外,其余年份基本维持在80%左右。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此后的就业率最低仅为70%。到2006年,10年间我国已累计有100多万大学生未能及时就业。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基本上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上世纪90年代以前,精英化的高等教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受到政府严格管制的指令性毕业生就业计划符合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为适应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大迈进。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逐渐完成了从“统包统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双轨制”,再到目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体制”阶段的转变。 由此可见,国家和政府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近年来,由于恰好遭遇我国人口就业高峰,加之受到高等教育扩招速度过快、规模过大,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面对这一困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转型期的我国政府又该如何定位,履行什么样的职责并制定相应政策呢?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职责分析模型 (一)政府介入大学生就业的必然性 在公共管理理论中,物品基于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被分为个人物品、自然垄断物品、公共资源、集体物品。排他性是判别某种物品由市场机制还是由国家调控的主要依据。物品具有排他性,投资者就能向使用者收费,也就能够吸引市场主体从事生产。具有排他性的物品可以由市场价格机制进行调整,而没有排他性的物品则必须由政府负责。那么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投资者是谁呢? 我国从1989年开始对高等教育实行收费,之前一直是“免费的午餐”,也就是说其投资主体基本可以确定为国家。1989年虽然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200元,却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中国高等教育真正的并轨招生开始于1996年。教育部2000年核定的高校收费标准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一般专业一般高校为每年4200元,重点院校为5000元;理工科专业一般高校为4600元,重点院校为5500元;外语、医科类专业一般高校为5000元,重点院校为6000元”。平均5000元左右的学费,约占当年人均GDP的57.4%,分摊了44%的高校总教育成本。 可见,我国高校毕业生目前的投资主体是由国家和个人两部分组成。由于投资主体的双重性,高校毕业生既不是纯公共物品,也不是完全的个人物品,因此可将其视为准公共产品。这就决定了政府和家庭及个人作为高等教育的共同投资者都享有一部分权利,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介入不仅是以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这一种方式,还包括确定招生规模,指导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等。因此,既然国家在高校毕业生这一高等教育产品的生产、提供环节均行使了部分行政职能,则无疑在高校毕业生的安排和使用环节也应承担适当的职责。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职责分析模型 在公共管理理论中,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以及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的政府职责则主要是致力于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主体、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提供公共物品、制定分配与再分配政策、转变职能和精简机构、扩大对外开放、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增长等。 沈水生(2003)在分析政府、劳动力市场以及分别作为劳动力供需主体的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四者行为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劳动力市场及政府就业调控的基本模型。借鉴上述理论和模型,根据高校毕业生作为准公共物品的特征,本文设计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职责模型(见图1)。
图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职责模型 其中,作为高校毕业生投资者之一的家庭,主要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达成微观平衡状态。而另一投资者国家,则主要通过制定经济、法律等政策、制度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等对劳动力供给、需求的主体以及劳动力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促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选择 在上述模型的分析基础上,我国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所需担负的宏观调控职责可以被细化为以下具体政策: (一)制定以促进就业为首要任务的宏观经济政策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保险、自主创业贷款等直接就业政策和财政货币、产业和教育等间接就业政策。由此,面向高校毕业生可以参考制定创业激励、失业保障等直接促进就业的制度以及就业扶持、就业补偿、改革高等教育发展等间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