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18(2009)06-0031-04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领域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与历史上“作为一种仪式而结束的重点高校的册封”不同,“211工程”具有鲜明的过程性,正如当时国家教委所强调的:工程建设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确定一批重点高校。基于这一定位,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在1995年《“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211工程”应按照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审批和管理。尽管如此,通过对“九五”和“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的回顾,我们认为如下三个问题值得认真反思。 一、“211工程”投资结构的失当与得当 任何一项工程的投资,只有建立了合理的投资结构,才可能产生结构效应,取得满意的效果,“211工程”也不例外。综观“211工程”建设的投资结构,可以从空间结构和过程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其不足。 1.空间结构的现状分析 (1)重点学科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投资结构失调。这种失调主要体现在人文社科类项目与理工农医类项目比率的严重失调。据教育部统计,“九五”期间“211工程”共立项60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其中人文社会科学62个,约占10%[1]。从各学校总结的标志性成果看,“九五”期间甚或一个更长的时期,高校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文社科成果不多或不突出。以至于不少验收专家呼吁要重视新时期的“重理工轻文”的倾向。考虑到人文社科学科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和塑造作用,特别是作为国家社科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等方面承担着独特的任务,应当有针对性地择优布点并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分析这种结构失调的根源,一方面,可以追溯到发展极理论的影响[2],即选择优势学科和能够直接产生学术和社会效益的学科做重点攻关,形成优先发展的格局,也为非重点建设学科提供示范,产生辐射效应。但是,发展极理论的运用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还必须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运用,否则,马太效应将不可避免地在大学校园里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需要反思政府高层对“211工程”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定位,如有关部委的领导者们曾在不同场合表达过这样的思想:“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适应、促进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高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着力点,瞄准现实需要和科技发展需要趋势,“211工程”重点学科必须在这一原则下选择和确定(于广洲,2002)。与这一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在2005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提出:“采取以大学推动科技、经济发展的政策是对人文科学的破坏,对社会科学也有破坏力,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超越一定尺度的不平衡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当然,各大学的情形各异)”[3]。 (2)软硬件建设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投资结构失调。软硬件建设结构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其一是要在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与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软件建设之间建立一个均衡的结构。已有调查表明,“211工程”建设经费的使用明显侧重于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对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软件建设的投入不够(陈维嘉,2001)。除教学科研岗的队伍建设外,随着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实验室管理与操作队伍的建设亦迫在眉睫。目前高校的这支队伍青黄不接,流失状况堪忧。队伍建设及相关的制度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稳定、吸引高层次的优秀人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经费投入要避免“见物不见人”。如果说制度、人才、硬件等是构造同一个“水桶”的不同木板,那么它们都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弱化任何一个都会限制整体目标的实现。其二是要在硬件的一次性添置经费与可持续运行经费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比重。当前“211工程”学科建设经费预算中均只有一次性的仪器设备购置费,缺乏仪器、设备的更新、保养、维护及运行费用,从而限制了仪器设备的日常运行和更大使用效率的发挥,有的大型高档仪器更是被限制使用,共享程度较低。 经费投入的结构性问题必然引发一个工程建设经费够不够用的问题。如果说各高校希望政府增加对工程建设的投资是一种不算太过分的诉求,那么一味地强调工程建设资金不够则有推卸责任之嫌。如下问题也许值得相关高校领导者们思考:经费预算是否支持了一个高于实际发展需要的投入,如引进了与学科发展规模不适合,与学科专业发展需求不适切的师资;又如,是否存在过于豪华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上述任何一个问题的存在,都将挤压对工程其他方面的投资,导致建设经费上的捉襟见肘。遗憾的是,或因对投资结构缺乏正确认识,或因投资程序不符合规范而存在长官意志或腐败行为,这种恶性投资结构是客观存在。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211工程”建设资金不足是钱的总量问题,也正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扩大对“211工程”的投入来解决原本就不只是钱的问题的问题,而忽视“211工程”自身投资结构的合理性和投资程序的规范性问题。 2.过程结构的现状分析 在资金投入和使用的过程结构方面,各“211工程”高校都制定了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流程,但仍失之于粗放。如果说一般的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可以采用传统的经费投入模式(立项单位拨款—校财务处统管—研究经费按额分类报销),那么对于像“211工程”这样成百上千万的投资,应建立一种更为敏锐的经费投入机制。目前,“211工程”经费采用的是按年度分批拨款机制,这一机制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因工程建设进度的有序安排,使经费不能及时使用而闲置于学校财务导致时间成本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对“211工程”各类成本开支进行适时监控。应该实行更小间隔的基于绩效的拨款方式,以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在这方面,澳大利亚的科研项目经费投入方式值得借鉴:采取分期审查拨款,间隔期为3个月;同时,建立统一的计算机联网财务报告系统(月报),针对各大类开支建立风险预警指标,超过指标则向有关方面调查并发出警告[4]。这种机制的有效运行,必然要求从时间结构层面细化成本的预算,当然,其前提是各子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及进度的细化,而“211工程”以年度为单位安排工作任务和进度,缺乏更为细致的分解,缺乏更加迅捷的信息反馈控制渠道,不仅不利于经费的过程管理,也不利于进行阶段性成果评审和中期检查,通常情况是完成了多少任务取得了多少成效就汇报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也称难以判断其进度是否符合要求,那么,年度总结、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流于形式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