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深刻性的日益增加,介于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的大多数[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00年4月由三所高工专合并升本后,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积极探索一线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深刻理解一线工程师的内涵与素质特征 从工程过程和工程实践来看,工程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的侧重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研究开发型),有的侧重工程管理和组织实施(工程管理型),还有的侧重在生产现场从事一线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技术实施型)。一线工程师主要属于工程管理型和技术实施型的范畴。 一线工程师在生产、_上程、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上,用科学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工程问题,是连接研发型工程师和普通技术操作人员的桥梁。他们既要领会、理解、落实研发型工程师的设计和意图,又必须通过加强集体协作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的研发、设计、规划、决策转换成物质形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 一线工程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他们有着独特的知识能力结构。与职业技能人才相比,一线工程师知识基础更加深厚,具有更完整的理论,更系统的知识结构,更严密的逻辑。与研发型工程师相比,一线工程师专业知识面更宽广,更重视实践应用,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具备解决现场社会性问题的应变能力。 据统计,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中,65%从事生产工艺、运行维护、组织管理和销售服务等现场或基层一线工作。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化发展程度又低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突出应用特点的一线工程师有着长远而旺盛的需求。[2]研究和创新实践一线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21世纪应用型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围绕一线工程师培养目标,构建教学体系 从一名工程师的成长规律来看,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必须使其经历工程科学知识的学习、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工作实际的体验3个环节。[3]这3个环节由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和工作单位的职业训练共同完成。学校根据人才培养需求,确立了“实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原则,并以此为原则构建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既体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强调了扎实的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同时又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1.“平台+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 一线工程师作为一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桥梁型人才,虽然不以知识创新和学术研究为主要目标,但仍然需要比较深厚的文理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这是其区别于职业技能人才的关键。在“平台+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中,学校坚持将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基础科学教育与工程技术教育相结合。平台课程体现了按学科大类培养人才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科专业间的交叉与融合。专业模块依托行业,贴近企业,突出工程能力型课程,凸显专业特色,使人才培养体系更具开放性和柔性。 2.“1245”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一线工程师”的培养中,实践性的特点更加明显和突出。我校针对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构建了“1245”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该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概括为: 一条主线——以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专业阶段;四个平台——公共基础实践平台、公共基础综合实践平台、学科专业实践平台和学科专业综合实践平台。五个环节——实验、工程训练、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强调把学生的学习纳入工程实践链中进行。由浅入深、分层次、分模块的推进工程实践教学,形成了“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和“基础实践——综合实践——专业基础实践——专业综合实践”的分层递进、螺旋式推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校在实施1245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推出了4种应用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即实现学生四年外语、计算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不断线。充分体现了将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思想。 3.“工程师素质”培养体系 现代工程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要求工程师要在人文、社会的基础上综合地认识工程和工程价值。这就对一线工程师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针对传统工程教育中重理工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的现象,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素质的全面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工程师素质结构。学校建立了必要的组织机构,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统领全校的工程师素质教育。精心构筑工程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形成了一线工程师素质培养的道德品行和企业社会责任、形象思维和完整人格、健康心理、人际交往4个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