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人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业已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束缚创新人才的成长,要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却是一个需要认真、广泛、深入讨论的问题。因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具有复杂性,人们对它的理解远没有达到科学的程度,在现实的语境中出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往往见仁见智。而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程度,决定着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路径。因此不能不反复论辩,以寻求共识。 一、人才培养模式弊端显现在学生主体性失缺 2009年1月,OECD与我国科技部联合发表了《中国创新政策述评》,该文献在谈到创新的体制条件时指出:“中国现行教育体系是以被动学习和基于应试能力为导向的,缺乏对学生必需技能的培训。因此,中国教育体系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考、创造力及创业能力的培养。”述评抓住了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基本特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病,人们早有批判和反思。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就曾指出:“中国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全盘接受,分不清学科理论体系中哪些部分在未来是大可发展,哪些部分是必须淘汰的。他们的导师根本就不喜欢学生的想法与自己有稍稍相背之处。学习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和考证,他们以拥有丰富的知识而自豪。”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教授也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的模式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单向地灌输式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程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考,学生背。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能起到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应考能力的作用。”这些见解都是一针见血的。 创新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强烈的主体意识是创新的基础。以被动学习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最大的消极作用就在于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现代学习科学告诉我们,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和意义制定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接受和吸收的过程。教育“已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学习者身上的东西,也不是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东西。教育必然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尤其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型期和知识学习的构形期,学生的主体性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说过:“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仅学习新知识,而且学会提问,进行独立思考。”学会学习、学会提问、独立思考,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如果不是这样,就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 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李政道教授多次强调:“求学问,须学问;只学答,非学问。”他认为,“我们有些同学很用功,整天读背现成的答案,这种只会背别人答案的‘只学答’,短时间能勉强记住,应付考试,但不能增强自己的学问。做学问,一定要学会‘问’,自己能提问题,再经过自己的思考想问题,自己求得答案。这才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才能真正掌握学问,增长学问”。他一次又一次地指出,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对此表示了深切的忧虑。细细体味其良苦用心,能够感受到一位睿智长者对中国教育之病的深刻把握。另有一则材料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出我国大学生主体性的失缺。2007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实施了北京市高校学生学业发展状况调查,结果发现被动顺应型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47.7%,而日本东京大学的经营政策研究中心在2006年的调查表明,日本在校大学生中被动顺应型占13.4%。虽然调查会有误差,但是两国大学生的主体性差别是明显的。被动顺应型大学生的基本行为特点是,学习没有目标、缺乏兴趣,但循规蹈矩,听话顺从,只是被动地选择学习,学习效果不理想。换句话说,他们的主体性受到抑制,个体发展的潜力得不到充分的挖掘。被动顺应型大学生群体庞大是被动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结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学生主体性失缺根源于系统的价值错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没有停止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在持续进行,但总体上看效果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以往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弊病的批判大多数还停留在现象和局部的层面,如果只是表面地、孤立地去看待存在的问题,缺乏深层的、系统的思考,缺乏整体施治,那就犹如治病治标而不治本,自然难根除痼疾。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批评者都指出,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需要检讨的。以单一的、高度专门化为特征的传统人才培养目标,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其弊害在于不能适应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多样性需求,不能适应教育对象的差异化和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问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早已经解体,我们的社会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人才培养目标却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是历史的惯性,还是另有更深层的原因?对此我们有必要追问,因为只有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笔者以为,历史的惯性毋庸置疑地存在,然而最根本的还在于教育的功能价值追求有偏颇,它才是制约变革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