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9)04-0157-13 一、引言 自Erikson提出获得职业认同(career identity)对处于青春期晚期年轻人的同一性(identity)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高度技术化的社会中)[1~2],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过职业认同这个同一性问题。Marcia描述了四种同一性发展状态,即“个体已经历过探索并作出了承诺”的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个体处于探索中,却尚未作出清晰的承诺”的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个体已经作出承诺,但尚未自己进行探索”的同一性闭合(identity foreclosure)和“个体从未进行探索,也没有作出任何承诺”的同一性弥散(identity diffusion)[3]。但值得注意的是,Bartley和Robitschek强调,概括化的同一性探索成分不能替代具体的职业探索成分;[4]换言之,可以借鉴Marcia的上述概念进一步探明具体的职业认同发展状态。而Holland等基于Erikson有关同一性的观点认为,职业认同水平较高的个体对自己的目标、天赋和兴趣拥有清晰及稳定的图景,所以能够相对不受干扰地作出决策且确信自己有能力在面临不可避免的模糊情境时作出高质量的决策[5]。由此可见,职业认同不仅融合了其他个体差异而且融合了自我及角色,是职业的心理社会方面。London还指出,职业认同是“职业对个人身份的重要程度”(即个体选择用“正在从事的职业”/“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来回答“我是谁”/“我想成为谁”问题),反映了职业动机的目标[6]。Hall和Chandler则指出,从长远来看,当某一职业成为个体生命中的目标时,个体拥有的同一性和适应能力促使其发展成自我导向的学习者,帮助其有效地处理复杂的职业情境[7]。总而言之,通过职业认同开发与管理来引导个体整合“过去、现在、未来”势在必行。 大部分针对本科生的实证研究探讨与职业认同发展有关的因素。Spokane的研究表明,职业认同调节职业兴趣—主修课程一致与学业成功之间的关系。[8]显然,为解决学生在主修课程选择上面临的问题,可以通过考察职业兴趣怎样整合入职业认同来估计职业兴趣的清晰度和稳定性。另有研究集中在本科生主动的职业“探索、决策、规划”上。Robitschek和Cook的研究证明,本科生的个人发展主动性及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环境探索均可以预测其职业认同,而且,路径分析显示的个人特点与职业认同之间的直接及间接关系提示,一些个体即使经过探索也有将多元信息整合入职业认同的困难,而另一些有清晰和稳定职业认同的个体却没有在探索方面做出过什么努力,因此应同时关注职业探索的过程和结果[9]或者在职业认同发展过程中探明各发展关键时刻的发展状态及其相关因素;Marco、Hartung、Newman和Parr的研究证明,采取决策行动有助于本科生对自己的目标、天赋和兴趣拥有清晰及稳定的图景且坚信自己的职业选择[10],尽管个体的决策(涉及“找出差距、将问题各成分——包括自我、环境及其之间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形成可能的选项、为各选项排序、形成手段—目标策略”[11]等)可能是与他人一起或者是迫于环境中的压力源作出的;Rottinghaus、Day和Borgen的研究也证明,本科生在职业乐观上的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职业认同获得者、职业认同闭合者、职业认同弥散者和职业认同延缓者[12],从职业认同延缓者在职业乐观上得分最低的结果可以分析出“做出承诺”的重要性。还有研究通过不同形式的课程促进学生的职业认同发展。例如,Folsom和Reardon关于本科职业生涯课程的综述表明,课程设计和实施对职业认同或职业决策具有积极影响的结果。[13]Macera和Cohen的现场研究则证明,院系针对本科生设计的学科职业探索和情况介绍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学科的教学计划、探索与学科有关的职业选择或深造机会以及逐步掌握实现职业目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作出是否主修某专业的决策,进而坚信或改变自己的职业/学业规划[14]。 考虑到研究参与者包括尚未确定主修专业的本科新生,我们特别在职业认同框架下探讨主修专业认同。我们已在元培教育模式(即“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①)背景下探明升入大学时尚未确定主修专业的218名本科新生的职业/主修专业认同发展状态[15],但并不了解与同一高等院校中的其他本科新生(入学即进入专业院系)相比,这些学生的职业/主修专业认同发展状态具有的特异性。因此,我们决定从教育模式比较的角度,研究正经历着从高中到大学转变的本科新生的职业/主修专业认同发展。具体而言,探明升入大学时已经确定学科方向的本科新生的职业/主修专业认同发展状态,比较升入大学时尚未确定主修专业和已经确定学科方向的本科新生之间在职业/主修专业认同发展状态上的特异性,比较升入大学时已经确定不同学科方向的本科新生在职业/主修专业认同发展状态上是否存在差异。期望初步揭示本科新生职业/主修专业认同发展现象背后蕴涵的机制,进而在学生自主进行职业/主修专业认同开发与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模式背景,实现支持和帮助其形成职业/主修专业认同发展的连续性及一致性的最终目标。 二、方法 (一)参与者 升入大学时已经确定学科方向的2008级北京大学本科新生共2427名②,其中,理学部825名(33.99%),信息与工程科学部445名(18.34%),人文学部399名(16.44%),社会科学部758名(31.23%)。 (二)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对经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的本科新生职业/主修专业认同发展问卷项目进行了一些调整(见附录1)。[16]问卷共36个项目(例如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我会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与专业/可能做的工作之间的适合程度),要求参与者采用Likert 5点计分方式评定各项目与自己相符合的程度(“1”代表非常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问卷问题部分各项目的顺序是在问卷内容确定后随机安排的,问卷个人资料部分仅包括“所在院系”1个封闭式项目。 (三)程序 北京大学校团委和各院系(除元培学院)团委在2008级本科新生“我的大学”学业规划设计活动中协助发放问卷及录入数据。收回有效问卷(36个项目无多选或漏选,且个人资料填写完整)2331份,有效回收率为96%。问卷完成时间为15分钟。使用SPSS15.0和Amos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 在升入大学时已经确定学科方向的2331名有效参与者中,理学部802名(34.4%),信息与工程科学部414名(17.76%),人文学部385名(16.52%),社会科学部730名(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