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国内时,常常有人辩诘中美基础教育的强弱、优劣。一年前,我带着女儿赴美访学,于是有机会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观察美国的教育,尤其是美国的基础教育。一年中,通过作为学生家长以及教育研究者的实地观察,我觉得对于中美教育长短的问题,还真不好简单地下结论,但美国中小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让我感慨颇多。 “因材施教”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来的教育观点,数千年来,中国教育恪守此训。虽然今天中国的教育仍将此奉为圭臬,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也强调实施因材施教,但在具体教学中,由于超大班规模教学和过度标准化测试,以及教师繁重的工作负担等诸多原因,致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很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相比较而言,美国的基础教育的确贯彻了这一原则。 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意为人的智力有不同层次。教育者只有按人的智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效率。从道理上讲大家都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国内的广大教师并没有掌握效果好的操作方式。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因材施教的丰富内容,很值得我们深思。 一、混合教学与分层教学 刚到美国上学时,孩子选择就读班级就遇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重读四年级还是升级上五年级?女儿生日月份小,但在国内时她提前上学,赴美时她应该读五年级了。去美国之前,总认为美国是个注重个体需求的国家,根本不可能在上几年级这样的问题上出现麻烦。没想到了学校,校长看了她的出生年月,要求她上四年级。我据理力争半天,校长最后同意通过英语测试成绩决定。如果英语水平达到美国本土五年级学生的要求,就读五年级,否则就读四年级。作为母语非英语的小学生,结果可想而知。 带着沮丧和无奈,孩子进了埃德蒙老师教授的班。一到班里我们就乐了,这是一个四年级和五年级混在一起的班。一打听才知道,该校为了节省教师人力,也为了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实行混合教学。幼儿园(kindergarten,相当于我国的学前班和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混合教学,小学二、三年级混合教学,四、五年级混合教学。我女儿进了四、五年级混合班。 我很好奇,这样的班级要怎么上课呢?想当然地以为与中国偏远地区的农村一样,美国老师也要实施复式教学。为此,我专门到学校听老师上课。结果发现,除了数学,其他如社会、科学、语言、体育、音乐等均是两个年级的同学一起上。从表面上看,老师施教的内容一样,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所差别的。如语言艺术课,老师针对所有学生实施几乎相同内容的教学,但对个体的要求则有差别。就我女儿而言,虽然英语还不错,但和同年级的美国本土同学相比,确有相当的差距。为此,老师每周给我女儿借阅与其实际程度相匹配的书籍,帮助女儿学习英语。我翻了翻其他同学阅读的书籍,发现女儿阅读的书籍无论在厚薄程度、词汇量,还是题材广度和内容深刻性方面,都与该班本土生长的同学有很大差距。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虽然女儿和同学一起上课,但很长时间内,老师并没有让我的孩子写作文。第二学期老师才开始让女儿写作文。在别的孩子写故事(fiction story)时,老师让我的孩子写“给图书管理员的一封信”、“你是如何来美国的,有何感想”、“树房子”等。到了第二学期中期,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我女儿才开始被要求和同班同学写同一个作文题目。不仅是我女儿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与同班同学有差距,环顾全班,其他同学之间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差距也很大,成绩良莠不齐。好的学生一次作文就能写出相当于A4纸8、9页的内容,差的学生只能写出1、2页的内容,再差的就只能写几行;好的学生已经在阅读2、3寸厚的经典图书,而差的学生还在读相当于小学一二年级程度、配有彩色画面、一页只有几行、单词量很有限的儿童书。为了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学校还给我女儿和母语非英语、英语水平没有达到同龄孩子普通水平的学生配备专门的ESL(English for Second Language)教师,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对孩子们进行专门的英语教学训练。 数学则主要是按年级和学生的实际程度分班教学。如该校四、五年级共有6个班,基本是相邻两个班的学生按年级教学。就我女儿所在班级而言,包括隔壁班四年级的学生,其数学课均由爱德蒙老师一人授课;两个班中五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则由哈切老师承担。但即使在同一年级,老师也会实行分层教学。如女儿的数学班中,学生被分成高中低三个程度的小组,每个组的教学内容和练习作业是不同的。程度最高组的学生学习内容超出了四年级,有的达到了五、六年级的程度,中等程度的学生则学习本年级的内容,但有所扩充;最低程度的小组则学习低于本年级程度的内容。我在听课时特别关注了3个组的教学内容和孩子的课堂作业情况,发现孩子间的数学水平真是有相当的差距。 我的孩子在上学期感到最痛苦的课是社会课,其实就是美国历史和地理。这门课是两个年级的同学一起上的。由于对美国历史的无知,以及缺乏足够的词汇量(每次课老师总会发一些材料供学生阅读),刚开始女儿真的感觉很费劲。对此,她的老师每天抽一点时间专门给她作个人辅导。她的ESL老师也专门抽出时间,尽量选用简单的单词,并借助其他方式,给她讲解基本内容。很快,孩子度过了最难的时期。同样,对班里其他有弱势科目的孩子,老师或家长志愿者也同样会利用课余时间予以免费指导。就我所见,几乎所有的任课老师都会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和指导,使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在评估和考试方面各年级是有差别的。威斯康星州每年对四、五年级的学生实行州统考,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这种考试是按年级测试的。除此之外,老师会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出题测试。这种测试表面上看两个年级的内容完全一样,但在评分时还是有差别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两个年级的学生按照各自的程度,在一个更宽阔的空间获得自然发展。我的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悠哉地过着自己小留学生的生活。除数学外,通常老师提供的是两个年级学生能共同接受的内容(从能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看,合班的两个年级的学生并没有阶段性发展的鸿沟)。四年级学生中出色的孩子因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了适合五年级学生的问题和内容,而获得快速发展;五年级学生中发展缓慢的孩子因教师在教学中要顾及四年级的学生而不会产生过多的学习压力。 这样合班教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生情绪得到正常发展。由于和五年级的学生同在一个课堂中接受教育,表现出色的多是高年级的同学,低年级中即便有少数出色者,因有高年级同学作比较,并不显得格外出众,也很难产生过度骄傲、不可一世的情绪;低年级学生因长期与比自己学识高、能力强的同学砥砺切磋,其学识、能力、思维等方面也容易获得更大的发展。高年级同学总体因年龄和知识能力的优势,会得到更多的自信,其中能力弱者,则在与低年级学生的合班教学中接受着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教育,自信心不会受到伤害(教师在教学中从不强调谁是高年级的,谁是低年级的)。而且,所谓低高年级的身份是每年变化的。无论是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弱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均能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学业进度自然地发展着。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了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