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编辑、记者几十年,一直勤于积累资料,精心储存资料,准确运用资料。 一笔宝贵财富 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一个新闻事实的产生、发展、结束,有其历史背景和周围客观条件。因此,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要掌握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资料。而资料则需要长期地勤奋地积累。毛泽东同志亲笔写就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是大家熟知的一篇范文。他说南阳的重要性,不用空言虚语,而使用与南阳有关的历史事实:“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三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这就把南阳古来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性和盘托出了。毛泽东同志熟读史书,厚积薄发,概括地插入这段历史背景,使这篇新闻大为增色,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一次,我采写《中国青年报》的约稿——《肥料收购站的傍晚》,开始只采访了村支书,后来扩大到会计、记帐员、队长、教师、老农、学生,共16人。6个小时的采访活动;记录1万多字,最后写成1100字的短通讯。寄出不久,该报加了编者按刊出,其它9 千多字,就成了我所收储的资料。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所收储的采访记录共两大箱。世事变迁,几经搬家,我都没有舍得扔掉。这些资料成了我大半生积聚的一笔财富。 我这样积累保存资料,有些年青记者不大以为然,认为这是时间和精力上的很大浪费。其实,作为党报记者,不只是写新闻报道登在报纸上,还要写“内参”和“情况汇报”供领导同志参考,为领导提供决策的依据。五十年代,我在《徐州大众》当记者,那时报社总编辑规定,一个记者一个月写多少稿件不限,但必须写出两份情况调查。为啥作出这个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促使我们在宣传上避免盲目性。 一封感谢信件 我收集、储存的资料,内容广泛,门类多种,包括采访记录、会议材料、经验总结、统计资料、剪报,还有民间故事、风土人情、群众语言,等等,其用处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认为,这是档案部门的工作,“搞新闻报道,时效性很强,时过境迁,收集、储存那么多资料,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这样说,就不全面了。有些资料当时用不上,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你的文章里。1986年徐州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大旱,我在采访中看到人民群众在抗灾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我就想,历史上如何呢?于是翻阅史志,摘抄了历史上受灾后赤地千里、农民卖儿卖女,“人相食”,“以子易一升粮”等等悲惨的史实,用今昔对比的方法,写了一篇通讯,因有感人情节,受到好评,还被报社和市评为好通讯。1995年8月,《瞭望》杂志社出版徐州市一本专刊,约我写一篇《蓬勃发展的徐州创汇农业》,主要的材料也是从自己积累的资料中找到的,再加上有关部门的补充材料,然后写成。 类似上述的事例还很多,印象最深的一件是:去年秋季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镇江日报》编辑部寄来的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和一张报纸。阅后才知道,原来我在1991年给《徐州日报》写了一篇《难忘的往事——记王建祥二三事》,是记叙王建祥同志的事迹的。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王建祥同志在邳县、沛县相继担任过中共县委书记,后来离开了徐州。我在采访中了解他,他有许多感人的事使我难以忘怀。在建党70周年之际,我翻阅了过去的采访本,把他的事迹编写成一篇颂扬他的高贵品质的文章。不料王建祥同志于去年在镇江逝世,《镇江日报》根据他的往事,写了七千字的长篇通讯,将我那篇文章的原文录进这篇通讯里。因为事先未曾告诉我,所以事后写信感谢我。我这样想,王建祥同志是位好同志,他的事迹能在镇江传扬,也该归功于我的资料的积累吧! 一个烤山芋箱 过去我长期在农村采访,农村干部、农民的语言丰富,细加咀嚼,其味无穷。这使我生出一个念头,收集农民语言。以后的事实说明,做好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农民有的话,精粗杂揉,分析以后,去粗存精,方能使用,需要“脑勤”;有的话很好,一听到就得记下来,需要“手勤”;有的话是走路、坐车时听来的,需要“耳勤”;有的话一时听不清晰,必须问个清楚,需要“嘴勤”。收集农民语言,我所注意辑录的,是那些内涵深刻、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俏皮的俚语,前前后后积累有千句之多。有一年春天,我去邳州市岱山乡给通讯员讲课,认识了乡党委副书记周保华,一问才知道他的父亲叫周唯才。1953年,我在邳县八集区工作,周唯才当村长,我就在他村蹲点,近一年时间,辑录了他不少生动的顺口溜。比如他给本乡地主王五编的一首:“累死累活,不给王五干活(当雇工)。”王五为人刻薄吝啬,只给雇工吃孬的。周唯才说:“咸菜盐豆,不可紧拨,拨得紧,骂骂咧咧;拨得慢,捞不着(意思是太少了)。”逢年过节,王五也想小恩小惠地笼络雇工,但又舍不得,周唯才说:“五月初五称了4两猪肉,切得比纸还要薄, 来个蚂苍蝇衔了飞到南新河,有心去追,又怕雇工耽误活。”这短短几句,把王五的嘴脸勾画得淋漓尽致。我回来以后,把周唯才的顺口溜串了起来,写了一篇《想起了周唯才》,《徐州日报》的副刊给登出来了。我的资料不只我自己使用,同行们也要使用的。他们采写时资料不足,只要找到我,我亦乐于为他们提供方便。有的同志开玩笑地说,老孙那里好像有个大烤箱,里面储存了许多烤山芋,需要时可以随时掏出一个。这些话,就是鼓励我继续做好资料的收集、积累、储存工作,也是给我最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