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34.3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162(2010)01-0023-09 从1882年排华法案颁布到1920年前后,在美华人经历了最为严峻的生存考验。为排斥华人,白人社会频繁采取恐吓、暴力、驱逐等手段,华人更加难以融入美国社会,其数量亦在急剧下降:1880年,美国共有华人105,465名;到1920年,仅剩下61,639名。[1]面对严酷的现实,华人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内部团结和凝聚力,延续群体的存在,对抗挑战。诉讼、抗议、暴力甚至伪造文件等策略为华人经常采用,这些曾引起学术界的较多关注。①华人的种种努力不仅意在确保在美的居住和工作权利,更显示出整个群体的强劲生命力,是一种强化群体认同、突出对外身份之举。在无法获得公民身份的背景下,文化身份成为华人群体追求的主要目标。有鉴于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坚持孔子信仰是华人构建群体认同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论述的华人涵盖所有在美的中国人,其中既有以合法身份进入美国并在此停留的外交官和学生,也有人数更众并屡遭排斥的中国移民和劳工。外交官、学生以及定居美国的华人精英受过良好教育,能够敏锐觉察文化传统对于群体生存的意义,因此是孔子信仰的积极倡导者。大多数中国移民和劳工则是出于维护自身存在的本能意识,在各种仪式和行为中实践着对于孔子的尊崇。倡导与实践并不一定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却相互呼应,互为补充,见证着华人在美国排华最剧烈时期的群体认同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华人已经从太平洋沿岸扩散到美国其他地区。笔者特意从不同区域选择数家主要报纸加以分析研究,以尽量全面地层现孔子与华人认同建构的普遍联系。这些报纸包括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东部的地方性报纸《波士顿环球报》、中部的《芝加哥论坛报》、西部的《洛杉矶时报》、南部的《亚特兰大宪法报》和具有宗教倾向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通过深入剖析,本文将力证以下事实:坚定的孔子信仰与其他广为人知的策略一样,是华人在最为困难的时期保持精神动力和对外宣示身份的武器。 强化孔子自豪感 在排华的总体背景下,与中国有关的一切事物均被打上低劣的烙印,在美华人的群体自信遭受严重冲击。欲延续华人群体的存在,必先强化自己不输于人的信心。孔子思想不仅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髓,它同时也与西方的精神信仰难分伯仲。因此,强化华人的孔子自豪感不失为凝聚华人、驳斥排华谬论的有效手段。 积极宣扬孔子首当其冲者,当数晚清驻美公使之一的伍廷芳(1842-1922)。清末民初的中国积弱成疾,国力衰败,外交上自然难得他国尊重。但晚清八位驻美公使却无一怯场,皆为中国和华人权利据理力争。他们积极与美方交涉,捍卫中国和华人利益。[2]但就报纸的关注程度而言,伍廷芳无疑远在他人之上。《华盛顿邮报》甚至认为,伍廷芳被报纸谈论的频率超过东方国家出使美国的任何外交官,即使来自欧洲的外交官也没有几人能望其项背。[3]这应主要归功于伍廷芳在晚清驻美公使中卓尔不群的英文驾驭能力以及香港律师生涯所练就的雄辩口才, “即使最刁钻的记者也不是他的对手”。[4] 伍廷芳,字文爵,祖籍广东新会,于1896-1902年和1907-1909年两度出使美国。为捍卫中国和华工的正当权利,伍廷芳四处演讲,大力颂扬孔子思想,以图增强华人信心,提升中国形象。伍廷芳直言不讳地宣布,“这个国家(美国)的人们对于孔子思想的理解支离破碎,我的任务就是要用尽量简洁的方式加以阐释。”[5]正因如此,《波士顿环球报》视伍廷芳为“牧师的一大丑闻”,“他正在引诱(美国)儿童阅读孔子著作”。[6]多数美国人视孔子思想为宗教。伍的演讲因其巨大感染力,似有侵蚀美国宗教领域之势,美国牧师对此却无能为力,故有环球报的上述哀叹。也因为儒教等于宗教的思维定式,美国媒体称,宣扬孔子的伍廷芳是“中国迄今派往国外的最优秀的传教士(missionary)”,敢于提出质疑者遭到伍廷芳的“公开羞辱”。[7]某些美国人在媒体上的激烈反应恰恰说明,伍廷芳赞美孔子之举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给美国人的文化优越心理造成了震撼。 美国主要报纸就伍廷芳的几次主要演讲进行了跟踪报道,使我们有机会目睹伍廷芳颂扬孔子的热情。1899年10月,国际商贸大会在费城举行。伍廷芳应邀发言,他开门见山地引用孔子“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的语录,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欢呼声长达几分钟。[8]在1900年10月的一篇文章中,伍廷芳盛赞孔子首倡的“黄金准则”(golden rule),②称其适用于现代人际和国际关系。[9]1900年11月,卡内基学院在第五个创建者日举行盛大招待会,伍廷芳前往出席。其演讲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之说让中国道德体系的完美程度堪比世界任何地区。[10]在伍廷芳眼里,孔子学说不仅代表着人类精神领域的最高境界,而且还与美国人奉为圭臬的华盛顿告别演说本质相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