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新视角 汤一介(北京大学)/《学术月刊》,2010.5.5~9 “海外中国学”研究涵盖很广,可以说任何属于中国问题研究都可以包涵在“海外中国学”之中,如中国的哲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的研究都可以包涵其中。由于专业的限制,我个人所关注的主要是比较狭窄的几个有关“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哲学”方面的问题。 新视角一:在中国文化中寻求具有某些“普遍价值”意义的思想资源。由西方某些汉学家在寻求中国文化中“普遍价值”意义的过程中,引发出西方哲学的新兴一派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已把他们的眼光关注到中国哲学(有机整体观哲学)的“普遍价值”的意义。新视角二:以“迂回—回归”模式研究“中国学”。弗朗索瓦·于连从研究中国迂回的路程再回到希腊,这“迂回—回归”的旅程会给西方学者带来一新的视角。新视角三:再度重视中国原始经典的研究。自上个世纪末在西方“中国学”的“简帛热”到今天的《五经》研究与翻译问题,大概会是“海外中国学”(或“中国学”)的一个新领域、新视角。这一研究可能为世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开出一新局面。 抵抗的文化政治: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 章辉(四川外语学院)/《吉首大学学报》,2010.1.62~69 霍米·巴巴后殖民研究的主题,是通过分析殖民主义意图与其实际后果之间的错位,呈现殖民话语文化旅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颠覆殖民话语的霸权,并在殖民和被殖民的历史交错中开辟新的文化空间,重构被殖民者的主体性。一、现代性反思。在《后殖民与后现代:代理问题》一文中,巴巴反思了西方现代性的历史。巴巴说,西方现代性在种族主义的进步神话中同化文化差异,实际上是遮蔽了文化的异质性和边缘文化的存在空间。没有殖民地的时间滞差,现代性话语就不可能被书写。后殖民提供了审视西方现代性的另一个视角,呈现了现代性的另一面。二、文化混杂理论。巴巴分析了殖民话语的意义延宕,主张文化的杂性。他认为,殖民和被殖民文化在混杂的飞地形成抵抗性的第三空间,在此,殖民文化被改写,混杂性的后殖民文化将产生新质。三、流亡诗学。巴巴推崇文化的翻译和转换,认为文化在跨民族的旅行中会产生新变,它是第四世界的少数族构造其主体性的重要资源。借助文化转译,巴巴构造了全球化时代的流亡诗学。 巴巴后殖民批评的重点是分析殖民话语内部的矛盾性,这些矛盾表征了殖民话语的易脆性,其目的是要揭示出殖民话语的支配性假象,在殖民话语和被殖民话语的间隙中释放出反殖民的策略:混杂就是打破殖民者与被殖民者、西方与东方对立的意识形态;模拟是在被殖民者对于殖民者的复制中制造滑稽模仿,从而颠覆殖民统治,创造间隙性的第三空间;在当今语境下,处于流散状态的少数族是后殖民主体,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反抗霸权文化的力量。 巴巴通过一系列概念沟通殖民话语与被殖民文化,其文化混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存在状态,其抵抗的文化政治学区别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革命理论,也区别于法侬的暴力斗争论,但这种文化抵抗策略遭到了多方面的批评和质疑。 近二十年来我国民族文化生态研究综述 龙运荣(中南民族大学)、李技文(中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1.1~6 民族文化生态是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背景,是文化与环境的耦合。一直以来,该论题都是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不同学者对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其成果归纳起来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民族文化生态的概念及其内容的阐述;二是对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开发及其经济发展的探讨;三是论述了民族文化生态的建设与保护问题;四是进行了如发展与民族文生态、“藏彝走廊”与民族文化生态、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个案研究等其他专题性的研究。 民族文化生态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研究内容偏重整体性和宏观性,具体实证性研究较少。二、对理论的建构与研究还有待加强。三、研究成果仍然偏少且极不均衡。四、田野调查不够深入。五、研究方法还比较单一,跨学科研究还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