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3-0050-05 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是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意义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原创者是美国人类学家Kalervo Oberg,该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英汉大词典》对此概念有明确的解释。[1]国际跨文化研究领域对此概念的意义、发展以及由这一概念所引申的系列实证研究也有文献可寻。但这一概念的中文诠释以及翻译的对应词选择,还有待于进一步厘清。 对“文化休克”这一概念的审定分析属于历史语义学范畴,因为源于德国的历史语义学“关注影响特殊的、重要的语词,既审视语义符号的形式又探求它们的语义和作用,并在两个层面上描述和勾勒一个概念的常态、断裂及其变化”。[2](P12-19)日本学者铃木贞美提到概念审定的研究方法应该包括“概念的上位、同位、下位之内部编成。注意概念之确切含义,建立基于文脉的判断习惯”。[3](P10)他还提到,要从概念创始者、概念影响范围及定型的经纬角度来分析,这包括当今概念的形成以及未来概念的重构。本文循此路径探究“文化休克”概念的来源和译释问题。 一、“文化休克”概念的基本内涵与相关理论 1.概念的来源、背景和所指。 culture shock是20世纪中叶新造的一个术语。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者们对此概念的认识。该术语的创造者Kalervo Oberg在1960年第一次使用该概念时将其定义为:“文化休克是因为人们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标志所导致的一种精神焦虑。”[4](P177-182)1963年William Samlley在Oberg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文化休克所表现的症状是由于对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不能适应所引发的情绪紊乱。病因是因为失去了原有社会生活与交流中非常熟悉的情景和意义。[5](P49-56) 有关culture shock的最经典研究著作之一是1986年由Furnham和Bochner合著的《文化休克:对陌生环境的心理反应》。2001年,在第一版的基础上,Ward,Bochner & Furnham修订成第二版,名为《文化休克心理学》。该书成为文化休克研究的指南。该书特别指出文化接触中三要素的重要性:情感、行为、认知(ABC:affective,behavioral,and cognitive)。Bruce La Brack在评价这部著作时指出,culture shock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病症。[6](P595-607)这个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是,早期工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导致人们旅行经历的增多,跨国避难、国际贸易、教育交流、经济重心迁移、社会政治重组等因素使该概念的意义变得更加稳固。近期的新媒体和电子信息技术更扩展了这个概念的内涵。对culture shock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从事跨文化交流,分析、治疗文化休克的潜在心理障碍。 2.文化休克的经典理论。 U型曲线模型:文化休克对不同的人影响程度是不同的。Lysgaard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研究了200个挪威学者在客居国的情况。[7](P45-51)他发现U型曲线能代表其典型特征。从刚开始的兴奋感下滑到压抑感,再上升到平和感。具体描述如下:旅居者刚来到一种新文化中,处于最初兴奋状态。这个阶段,旅居者与东道国人的接触相当肤浅。过一段时间,当旅居者寻求与东道国的居民建立更深层的人际关系时,新奇感渐渐消失,开始出现语言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迷惑、误解、挫败感、孤独感、焦虑感。再过一段时间,旅居者开始学会交朋友,逐渐熟悉当地社会环境,情绪逐渐好转。Lysgaard根据旅居者的适应状况描画的U型假设图代表一种情绪波动轨迹,典型地描画了接触-沮丧-适应这种变化轨迹。 回归本土文化的第二次文化休克——W型曲线模型:Gullahorn & Gullahorn通过对5300回归学者的调查并结合访谈来研究回归文化休克问题。[8](P33-47)认为回归文化休克调整模型和Lysgaard提出的U型文化休克调整模型类似。因此,他们提出了W型回归文化休克模型。当移居者准备进入一个新的文化时,他们或多或少有些心理准备,这无形中就降低了文化休克的程度。但当这些移居者回到自己的国家时,他们不再认为要去面临新的文化,认为是回到自己熟悉的文化中来了,其实这种错误的感觉加重了回归文化休克的症状。Gallahorn & Gallahorn认为回归休克与身份认同有关。出外留学的学生表现最为明显,在国外学习一段时间,身份认同变得模糊或发生改变,这可能导致回归文化休克的症状加重。 回归文化休克的研究一直在持续。Gleason调查并访谈了157个回归的本科生,发现共同的问题是理财问题、作业完成困难、就业选择模糊、身份认同模糊、人际关系有问题。[9](P481-490)Werkman的临床观察发现成人的文化回归表现为感受到隔离和失落,他们生活得不开心、不愉快,怀念他们失去的生活形态。[10](P223-247)Stelling调查了134个回归者,发现回归者的身份认同出现问题。[11](P66-71)Gaw对学生回归文化休克做了实证性研究,他得出结论:回归文化休克症状明显的人相对于回归文化休克不明显的人来说,表现为个人调节方面有问题。[12](P83-104) 3.文化休克症状的描述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