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学术,不管什么学科,应该以营造尊重普通人、让普通人相互欣赏的知识条件为专业伦理的基准线。——题记 一、我心中的民俗学 就学术而言,民俗学是一门应该足够独立的学科,同时也是一种应该让从业者感到足够自由的学术。要成为这样一门学科,民俗学应该是一门人文属性足够强,却以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础的社会科学。 就学术政治而言,民俗学是现代国家的基础性学科和支柱性学科。民俗学要通过“俗”的研究来理解“民”,理解作为民主政体的权力根基的普通人;要通过“民”的研究来理解“俗”的传承,理解“俗”的传承如何构成国家共同体的文化根基,让社会能够以最经济的方式(也就是依托文化传统发挥作用的方式)得到可以持续的再生产。“民”在社会价值上不被尊重,一个社会不会有民主;“俗”在生活方式上没有地位,这个共同体的问题认同就会有问题,它的社会再生产也一定出问题。重视“民”和“俗”的问题,是在重视共同体的基本的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 就学科制度而言,民俗学应该是一门在教育和科研体制内有独立地位的学科,也就是中国学界所说的一级学科。学科设置要反映共同体对特定知识的需要,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民俗复兴的事实,已经处于积极把民俗纳入国家文化定位的时代,所以让民俗学在一个一级学科的平台上发展,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简而言之,民俗学是研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它在应用上可以说是研究共同体延续的文化政治学。民俗学的学术灵感和社会关怀都来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是它长期显得平凡、边缘的直接原因;但是,在一个政治民主和文化公民身份(culturalcitizenship)成为时代主题的社会,它必然属于主流,必然处在公共领域的中心。既然如此,它就应该很合理地得到各种人才和资源的配置,具有一级学科的地位。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的民俗学正在成为这样一种学科。 二、民俗学作为学科的历史与现实发展问题 民俗学从1846年由英国学人汤姆斯提出②,于1900年前后在欧洲和北美的主要国家成立学人结社的民俗学会,与人类学和社会学大致同时代成为一门现代学术。作为一门研究生活中的活传统的现代学术,在那个时代所界定的传统大致是工业化之前的传统,在具体研究对象上,既包括口传文学(民间文学)这样的人文学科内容,也包括活动习俗(如节庆活动、红白喜事)这样的狭义社会科学内容。 民俗学既是一门研究前工业化时代的文化在生活中的传承的学问,也是各个国家在现代以来的文化趋同的大势中帮助维护自己的文化认同的学术。由此之故,工业化比较早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因为原有文化消逝得比较快,所以较早重视民俗学的建立;工业化稍晚的国家(如德国、俄罗斯)则因为强烈需要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所以十分重视民俗学的知识普及。最突出的是芬兰,因为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在国家独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建国后民俗学一直是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中国的民俗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从北京大学正式宣告诞生,从记录各地流传的歌谣逐渐扩及日常生活方式中的风俗,主要发挥了在工业化和都市化的急速变迁中对各种民俗的调查、记录的作用。过去30年是中国民俗学参与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发挥突出作用的时期。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国在过去30年从片面强调“文化革命”,转向强调“文化传承”,例如,国家公假向传统节日的倾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民俗学在其中的贡献是显著的。 现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民俗学没有设置为国家教学科研体制的一级学科,以致应该属于“民俗学”的研究散布在可以用“民俗研究”来概括的多个学科的工作之中。各种学科归属的学者们的民俗研究实际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风俗习惯、民间信仰、民间结社等诸多方面,由于没有在学科设置上整合起来,所以专业人才以及学生的培养分散在众多的大学院系和科研单位,如文学院、社会学系、民族学院、艺术院系。由于民俗学的对象超越了狭义的社会科学(如其中的民间文艺)、人文学科(如其中的民间组织)的范围,民俗学的对象被分解在不同的院系,对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不利。例如,同样是研究民歌,在文学院的三级学科“民间文学”下培养的学生不会记谱,在艺术院系的学生不会研究民歌演唱的情景(如歌会、歌墟),社会学下的二级学科“民俗学”下的学生注重活动性的风俗而不会研究歌词与音乐。 因此可以说,考虑到教学的严重分散情况,民俗学应该完成一次整合,设置为一级学科。这其实也是国际惯例。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民俗学都是与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文学、艺术学等并列的学科。 在学理上进行整合之后,民俗学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工作界定为:调查、呈现共同体日常生活的文化面貌(民俗志),对具体民俗的历史传承、跨地域和跨文化的传播做出分析。它采用一般的社会理论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也特别受到历史学和政治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