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0X(2009)05-0001-07 修回日期:2009-05-16 迄今为止,人类学还被一层浓浓的迷雾包围着,这是因为人类学将其理论大厦构建于一个尚无明确界定的概念——文化之上。文化概念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决定了人类学的学科范围比较宽泛和学科内涵比较模糊。在综合《文化人类学百科全书》相关词条的基础上,人类学家庄孔韶指出“人类学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从人类的生物性、演化历程到文化的起源、过去文化的遗存以及现代人类的种种文化行为等等。因此,人类学从学科属性到研究方法涉及生物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特别是一些与其他学科交叉后发展出来的分支学科正迅猛发展,学科壁垒和专业局限正被打破,所以单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来界定人类学的难度大大增加了。”[1]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威廉·哈维兰在对人类学的学科概念进行解释时也说,人类学是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人类的学科。[2]由此看来,人类学的学科理想不可谓不宏大,但是过于宽泛的研究范畴会使人类学丧失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性特征,也会减少人类学学者的学科认同,不利于将人类学家凝固成一个坚实的团体,共同解决这一学科应当解决和需要解决的诸多重大学术问题。因此,人类学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对文化概念进行清晰明朗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类学的学科范畴进行新的选择,将研究力量集中在适当的范围之内。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从辞源学的角度来看,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是由“文”和“化”两个汉字构成的,于是在谈到“文化”的时候几乎毫不例外的要引用出现在《周易·贲卦·篆词》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可见,中文词源学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指的是“以文教化”的意思,其涵义与现代人类学学术意义上的“文化”大相径庭。再从英文词源学的角度对“文化”一词进行考察,不难发现,“文化”(culture)一词源自拉丁文(colo),有耕耘的意思。根据庄孔韶先生的见解,英文中的“文化”一词不仅具有耕耘之意,“而且还指照料土地,饲养动物;通常意味着照料人们的生活,如穿衣、装饰身体、照料和关心朋友及家庭、敬神;还意味着居住在城市或城区,以及培养正确的道德与心智。”[1]这样看来,英文词源意义上的“文化”一词与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也相去甚远。 事实上,作为人类学学科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是直到18世纪才形成,在这以前,在学术语言中(更不用提日常语言)找不到任何一个词,其意义与“文化”一词试图把握的复杂世界观,哪怕存在着一丁点儿的相似之处。 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是在1871年由人类学的开山鼻祖爱德华·泰勒提出的。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3]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比较含混的,不能给人提供一个清晰明了的图式来理解文化概念所包涵的深刻含义。泰勒对“文化”的界定陷入了一个悖论,他既要将文化作为一个复合体来理解,同时又要将它分解成一个个的文化元素,也就是说他企图用有限来解释无限。此外,泰勒对“文化”的界定还忽略了文化复合体中各个文化要素之间的内在结构,认为“文化”只是文化元素之间的简单堆砌。因此,泰勒对“文化”的界定永远无法把握“文化”一词所要表达的复杂世界观,也无法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于是,人类学家一直在寻找对文化概念的清晰界定,重新定义文化概念也成为了大量人类学家最持久的兴趣。事实上,几乎每一个人类学家心中都有一个文化定义,并以此为指导,来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在这样的状态下,“文化”的界定陷入了一种困境。文化界定的这种困境在美国人类学家克娄伯(Kroeber.A.L)和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4]一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克娄伯和克拉克洪专门梳理了从泰勒首次提出文化概念的1871年到1952年80年间有关文化定义的各种文献,共收集定义多达164个。人类学对文化概念的争论并没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停止,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学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已经超过300种,但是依然没有形成共识,对文化概念的讨论一直是人类学的前沿问题。 在中国,人类学是“舶 来品”,学术界一般将1903年赫胥黎《天演论》中文版的问世作为人类学在中国诞生的标志,至今已逾100年。中国人类学界没有对文化概念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所有的人类学教科书中,几乎都是介绍国外的经验,采纳国外的定义,同时也介绍了国外的争议。这样的结果是,文化概念在中国人类学界也是一个没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专业术语,而很多人类学家则投身于一些人类学特征并不明显的社会问题研究,从而避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度解读。 二、现行文化概念语境中的人类学研究 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论及人类学的学科概念时说:“如果你想了解一门学科是什么,你首先应该观察的,不是这门学科的理论或发现,当然更不是它的辩护士们说了些什么;你应该观察这门学科的实践者们在做些什么。”[5]以人类学关注的主题作为参照系,对人类学130余年的学科发展史做一个简单的素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学的实践者所做的事情的大致情况,因此也可以对人类学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从文献资料记录来看,人类学的130多年中所关注的主题的变化呈现如下变迁轨迹: